綜合描述

體長12-16 mm,體色橙紅色,被黃色短細毛,十分鮮艷。複眼紅色,觸角、足、前翅膜片為黑色,腹部腹面橙紅色。成蟲有長、短翅型,短翅型膜片極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黃文伯、張原謀、莊棨州 資料提供:遊黽飛蛉─台江昆蟲圖鑑 來源學名:Leptocoris augur (Fabricius, 1781) 上次更新:2016-11-24

分布

普遍分布於平地與低、中海拔山區,數量多。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黃文伯、張原謀、莊棨州 資料提供:遊黽飛蛉─台江昆蟲圖鑑 來源學名:Leptocoris augur (Fabricius, 1781) 上次更新:2016-11-24

棲地

植食性,寄主植物已倒地鈴為主,吸食倒地鈴種子,3-5月時轉而吸食臺灣欒樹種子,具群聚性。本種與倒地鈴存在著互利共生的關係,被吸食過的種子反而會因為種皮破裂,吸水性變佳,發芽率較高。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黃文伯、張原謀、莊棨州 資料提供:遊黽飛蛉─台江昆蟲圖鑑 來源學名:Leptocoris augur (Fabricius, 1781) 上次更新:2016-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