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本種體形細小瘦長,身體與翅之質地在蟬科中相對較軟。體色由黑色、紅色或橘紅色構成,具黑色短毛。本種型態特徵為: 1.頭部:黑色的頭部與中胸背板基部等寬。具紅色的單眼。紅色的額唇基突出且中央具縱溝及橫溝,2.胸部:黑色的前胸背板短於中胸背板。中胸背板為黑色且對有紅色大塊斑紋在兩側及黑色的X字型隆起。3.腹部:紅色的腹部於第1節腹板及第2節背板外緣有黑色斑紋。4. 雄蟬無背瓣,魚鱗狀的腹瓣小且左右分離。另外,前翅為不透明的淡黑色,後翅為半透明的淡褐色。本種雄蟬尾節小,體長約16-19mm,前翅長約19-22mm。雌蟬腹部尾節膨大且產卵管略為伸出尾節,位於產卵管上方的腹部第7腹板有明顯的V型凹陷,體長約18-21mm,前翅長約20-23m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彥霖 資料提供:陳彥霖 審訂:陳振祥 來源學名:Huechys sanguinea (De Geer, 1773) 上次更新:2019-12-01

分布

由北至南的低海拔地區,如陽明山、台北、烏來、日月潭、集集、嘉義、關仔嶺、甲仙、屏東牡丹、高士、恆春與蘭嶼等。臺灣以外亦分布於中國、香港、菲律賓、印度、緬甸、馬來西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彥霖 資料提供:陳彥霖 審訂:陳振祥 來源學名:Huechys sanguinea (De Geer, 1773) 上次更新:2019-12-01

棲地

主要於低海拔地區,喜停棲於九芎、食茱萸等植物上,成蟲經常大量發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彥霖 資料提供:陳彥霖 審訂:陳振祥 來源學名:Huechys sanguinea (De Geer, 1773) 上次更新:2019-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