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第4齡蛹殼體淡棕色。橢圓形。蠟質分泌物不明顯。縱及橫羽化縫均達到體緣。背盤除體緣區外,具有不明顯之網狀點刻。腹部腹節分節明顯,第1-7腹節中央區域具1對亞緣區凹陷。胸氣管摺明顯。
寄主植物: 豆科 (LEGUMINOSAE) 水黃皮 Pongamia pinnata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柯俊成 資料提供:柯俊成 來源學名:Bemisia pongamiae Takahashi, 1931 上次更新:2016-11-02

分布

臺灣(臺北市、三星山)。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柯俊成 資料提供:柯俊成 來源學名:Bemisia pongamiae Takahashi, 1931 上次更新:2016-11-02

鑑別型特徵敘述

第4齡蛹殼體淡棕色。橢圓形。蠟質分泌物不明顯。縱及橫羽化縫均達到體緣。背盤除體緣區外,具有不明顯之網狀點刻。腹部腹節分節明顯,第1-7腹節中央區域具1對亞緣區凹陷。胸氣管摺明顯。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柯俊成 資料提供:柯俊成 來源學名:Bemisia pongamiae Takahashi, 1931 上次更新:2016-11-02

備註

本種為臺灣特有種。臺灣地區平地分布範圍相當普遍。對於水黃皮(P. pinnata)具高度寄主專一性。著生於葉背,發生密度高,無經濟重要性。本種之特徵相當明顯。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柯俊成 資料提供:柯俊成 來源學名:Bemisia pongamiae Takahashi, 1931 上次更新:2016-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