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第4齡蛹殼體淡黃,體緣具許多蠟絲。背盤具許多小圓形孔。頭胸具1對長剛毛,2對短亞緣區剛毛有時延伸出體緣。胸部中央區域具2對特化尖槍狀剛毛,體緣齒2列;外緣齒長於寬,端點圓形,基部微加寬;內緣齒相當短,寬圓形,與外緣齒相當分離。
寄主植物: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五月茶屬 Antidesma sp. 菝契科 (SMILACACEAE) 菝契屬 Smilax sp.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 4.0台灣(CC BY 4.0 TW) 作者:柯俊成 資料提供:柯俊成 來源學名:Aleurothrixus antidesmae Takahashi, 1933 上次更新:2017-07-06

分布

臺灣(水里、霧社、龜子角、鵝鑾鼻)。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 4.0台灣(CC BY 4.0 TW) 作者:柯俊成 資料提供:柯俊成 來源學名:Aleurothrixus antidesmae Takahashi, 1933 上次更新:2017-07-06

鑑別型特徵敘述

第4齡蛹殼體淡黃,體緣具許多蠟絲。背盤具許多小圓形孔。頭胸具1對長剛毛,2對短亞緣區剛毛有時延伸出體緣。胸部中央區域具2對特化尖槍狀剛毛,體緣齒2列;外緣齒長於寬,端點圓形,基部微加寬;內緣齒相當短,寬圓形,與外緣齒相當分離。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 4.0台灣(CC BY 4.0 TW) 作者:柯俊成 資料提供:柯俊成 來源學名:Aleurothrixus antidesmae Takahashi, 1933 上次更新:2017-07-06

備註

本種為臺灣特有種。目前臺灣地區採集記錄不多,分布範圍有限。對於菝契屬(Smilax sp.)較具寄主專一性。著生於葉背,密度不高,群聚生活,蠟質分泌物棉絲狀,不具經濟重要性。不與螞蟻共生。本種腹部具特化之剛毛,為特徵相當明顯之種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 4.0台灣(CC BY 4.0 TW) 作者:柯俊成 資料提供:柯俊成 來源學名:Aleurothrixus antidesmae Takahashi, 1933 上次更新:2017-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