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體長約2.4~2.7公分,體型粗壯,體色為深褐色至黑色,前胸背板表面有像臉譜的瘤狀突起且外緣具有尖刺,翅鞘上布滿鋸齒狀的棘刺,而翅縫兩側則具有小型的突起,雄蟲的觸角長度約達到翅鞘末端,而雌蟲的觸角長度則僅達翅鞘的2/3處。
成蟲活動季節約在5~6月份,夜行性且具有趨光特性,食性不明,白天時可以在倒木表面發現牠們的蹤跡,牠的外觀在朽木表面有非常好的保護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Aethalodes verrucosus formosanus Kriesche, 1924 上次更新:2014-06-21

分布

台灣、中國、越南;在台灣廣泛出現於全島低山地區,如新北市福山、桃園縣萱源、苗栗縣獅頭山、宜蘭縣神祕湖及花蓮縣萬榮等地區皆有發現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Aethalodes verrucosus formosanus Kriesche, 1924 上次更新:2014-06-21

鑑別型特徵敘述

前胸背板表面有像臉譜的瘤狀突起,翅鞘上布滿鋸齒狀的棘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Aethalodes verrucosus formosanus Kriesche, 1924 上次更新:2014-06-21

外觀相似性

外觀有點像縮小版的榴槤,體表布滿許多棘刺與突起。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Aethalodes verrucosus formosanus Kriesche, 1924 上次更新:2014-06-21

棲地

棲息在海拔300~1200公尺左右的闊葉林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Aethalodes verrucosus formosanus Kriesche, 1924 上次更新:2014-06-21

備註

同種異名:Aethalodes formosanus。中文俗名:蓬萊瘤條天牛、台灣瘤條天牛。模式產地:N. China(中國北部)。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Aethalodes verrucosus formosanus Kriesche, 1924 上次更新:201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