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雄蟲體長約15.4~16.2公釐;觸角短,呈絲狀;前胸背板呈半圓形,主要為黑色,外緣為半透明淡褐色;前翅黑色;腹部末端有2枚點狀發光器。雌蟲體長27.6~28.7公釐,外型與幼蟲極為相似,但身體為乳黃色,翅完全退化,腹部末緣具2枚「C」字形發光器。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何健鎔、方華德 資料提供: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來源學名:Lamprigera yunnana Fairmaire, 1897 上次更新:2016-10-04
其他來源內容
雄蟲背面黑橄欖綠色,體長13~16mm,頭部具有很大的複眼,兩眼在腹面幾乎相接;觸角短,約與頭部等寬,略呈鋸齒狀;前胸背板蓋住頭部背方,但是沒有明顯的窗室。腹部末端一到兩節常外露於翅鞘外。腹面為黃灰色,腹節寬大,側方如葉片狀前後交疊。雌蟲2.5~6.5cm,幼蟲型,外形很像幼蟲,全體淡黃色,無後翅也無翅鞘,腹部末端有一對C字形的發光器。幼蟲體型扁平寬闊,體色為黑褐色,各節邊緣為黃褐色。在臺灣的螢火蟲中有一個物種的雄性成蟲長得有點像蟑螂,便是此種,因此也被戲稱為蟑螂螢。
雄蟲不僅體色黯淡,活動也相當隱密,夜間通常在離地面不到1公尺的地方低飛,僅發出很微弱的持續光或斷續光,不容易被發現。停棲在地面的雌蟲則常蜷曲身體,首尾相對,扭轉腹部將發光器向著天空發出持續光以吸引雄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鄭明倫 資料提供:鄭明倫 來源學名:Lamprigera yunnana Fairmaire, 1897 上次更新:2014-05-30

分布

臺灣、中國大陸、越南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何健鎔、方華德 資料提供: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來源學名:Lamprigera yunnana Fairmaire, 1897 上次更新:2016-10-04
其他來源內容
雲南扁螢在臺灣的分佈極廣,從北到南和東西兩岸都有其族群,也分布在中國華南與西南地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鄭明倫 資料提供:鄭明倫 來源學名:Lamprigera yunnana Fairmaire, 1897 上次更新:2014-05-30

棲地

分佈於海拔2,000公尺以下山區,發生期10~12月。主要由雌蟲發光吸引雄蟲,雄蟲幾乎不發光,不易發現,唯受擾時會發出微弱螢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何健鎔、方華德 資料提供: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來源學名:Lamprigera yunnana Fairmaire, 1897 上次更新:2016-10-04
其他來源內容
從低山帶到約2000公尺的山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鄭明倫 資料提供:鄭明倫 來源學名:Lamprigera yunnana Fairmaire, 1897 上次更新:2014-05-30

取食策略

幼蟲於地表活動,會積極行動覓食,獵食各類大型無脊椎動物或取食小型脊椎動物的屍體,遇到敵人會頭尾蜷縮成圓。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鄭明倫 資料提供:鄭明倫 來源學名:Lamprigera yunnana Fairmaire, 1897 上次更新:201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