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雄蟲體長16.4~18.0公釐;頭部黑色,觸角黑色,呈櫛齒狀;前胸背板略呈半圓形,覆於頭部上方,呈紅色,背板前緣略向上翻起,且略微透明化;前翅黑色;足黑色;腹部紅色,發光器呈點狀。雌蟲體型略較雄蟲大,外型與雄蟲相似,但觸角接近鋸齒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何健鎔、方華德 資料提供: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來源學名:Vesta impressicollis Fairmaire, 1891 上次更新:2016-10-04

分布

臺灣、中國大陸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何健鎔、方華德 資料提供: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來源學名:Vesta impressicollis Fairmaire, 1891 上次更新:2016-10-04

棲地

分佈於海拔2,000公尺以下山區,發生期3~6月。主要為白天活動,發光器退化為點狀,夜晚仍可發出微弱螢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何健鎔、方華德 資料提供: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來源學名:Vesta impressicollis Fairmaire, 1891 上次更新:2016-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