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體長約2.8~3公分,體色為黑色,前胸表面光滑且具有強烈光澤,翅鞘表面有覆蓋著灰白色的短絨毛,斑紋特殊,翅鞘上具有數道橫向不規則的帶狀斑紋且左右不對稱,這些帶狀斑紋因個體差異而有淡紫色、淡藍色或白色之分,觸角長度明顯超過翅鞘末端,在外觀上台灣所產的個體與鄰近國家所產的個體有顯著不同,因此分類地位上尚待進一步的探討。
成蟲活動季節約在6~8月份,寄主植物為槭樹科的青楓,成蟲也會取食青楓的葉片或枝條,白天時可以觀察到在稜線處飛行的個體。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Anoplophora davidis (Fairmaire, 1886) 上次更新:2014-06-28

分布

台灣、中國、中南半島、菲律賓。在台灣分布於中北部山區,如桃園縣四稜、宜蘭縣四季、南山一帶及台中縣鞍馬山等地區皆有發現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Anoplophora davidis (Fairmaire, 1886) 上次更新:2014-06-28

鑑別型特徵敘述

前胸表面光滑且具強烈光澤,翅鞘上具數道左右不對稱的橫向帶狀斑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Anoplophora davidis (Fairmaire, 1886) 上次更新:2014-06-28

棲地

棲息在海拔1000~1300公尺左右的闊葉林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Anoplophora davidis (Fairmaire, 1886) 上次更新:2014-06-28

備註

同種異名:Anoplophora alboapicalis、Anoplophora vitalisi、Melanauster adonis、Melanauster adonis vitalisi、Melanauster davidis。中文俗名:大衛星天牛。模式產地:China(中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學名:Anoplophora davidis (Fairmaire, 1886) 上次更新:201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