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腹部修長,下口式,頭部黃色,而於頭後區具黑色斑紋;前胸背板黃色具相連之黑斑(有些個體黑斑相連程度會較低);翅鞘非常短,色黑而於內緣及下緣呈黃色;腹部末端呈魚尾狀;腿節基部黃色,其餘足部黑色。
廣泛分布於全島低中海拔山區,現身於春夏間並以3-4月份為出沒高峰,喜訪花而易在花間觀察到,主要捕食小型節肢動物為食,同時也會攝食花粉和花蜜。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蕭昀 資料提供:蕭昀 來源學名:Ichthyurus klapperichi Brancucci, 1983 上次更新:2016-11-15

分布

目前僅分布於台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蕭昀 資料提供:蕭昀 來源學名:Ichthyurus klapperichi Brancucci, 1983 上次更新:2016-11-15

鑑別型特徵敘述

前胸背板的斑塊較為弧形並相連,於近緣種中外型較為特別,應不易搞混。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蕭昀 資料提供:蕭昀 來源學名:Ichthyurus klapperichi Brancucci, 1983 上次更新:2016-11-15

外觀相似性

外型有些像隱翅蟲或蠼螋,魚尾狀的腹部末端和柔軟的翅鞘有別於隱翅蟲堅硬鞘翅;不具攫握能力的魚叉尾(腹背板末端特化)則異於蠼螋的可攫握尾鋏,並且蠼螋的後翅是扇狀的,另外,隱翅菊虎的後翅外露,也和這兩者的後翅是整齊摺疊於前翅下不同。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蕭昀 資料提供:蕭昀 來源學名:Ichthyurus klapperichi Brancucci, 1983 上次更新:2016-11-15

棲地

全島低中海拔山區闊葉林帶。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蕭昀 資料提供:蕭昀 來源學名:Ichthyurus klapperichi Brancucci, 1983 上次更新:2016-11-15

保育狀態

目前尚無保育需要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蕭昀 資料提供:蕭昀 來源學名:Ichthyurus klapperichi Brancucci, 1983 上次更新:2016-11-15

效益(利用)

喜訪花,可協助植物傳粉;體型多而易見,可用作生態解說的題材資源。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蕭昀 資料提供:蕭昀 來源學名:Ichthyurus klapperichi Brancucci, 1983 上次更新:2016-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