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roscopus albogularis fulvifacies (Swinhoe, 1870)

Abroscopus albogularis fulvifacies (Swinhoe, 1870) 棕面鶯
Abroscopus albogularis fulvifacies (Swinhoe, 1870) 棕面鶯
Abroscopus albogularis fulvifacies (Swinhoe, 1870) 棕面鶯
Abroscopus albogularis fulvifacies (Swinhoe, 1870) 棕面鶯

綜合描述

雌雄鳥同型。頭上中央至後枕為棕褐色,兩側各有一條黑色側冠紋,額及臉部為明亮的紅棕色,背部為橄欖綠色,腰乳黃色,尾及翼綠褐色。喉有斑駁黑色紋,上胸有淡黃色橫帶,腹面白色。亞成鳥似成鳥,整體色調較淡,臉部紅棕色範圍較窄,尾羽亦較短。喙褐色,前端及下喙較淡。跗蹠及趾肉黃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broscopus albogularis fulvifacies (Swinhoe, 1870)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分布於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爾、印度東北部、不丹、孟加拉、中國南部、緬甸西部及北部、泰國東北部、寮國及越南北部及台灣。台灣分布於全島海拔 500 至 2,300m 的山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broscopus albogularis fulvifacies (Swinhoe, 1870)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分成為3個亞種,產於台灣者為 A. a.fulvifacies,非特有亞種,也分布在中國的四川、湖北、山西南端、安徽、廣西、廣東沿海及福建、海南。本亞種的臉上顏色比其它亞種更為深棕色,腹面色調與 A. a. hugonis 相近,但較指名亞種為暗色,胸前的淡黃色橫帶,亦不若其它亞種完整。各亞種的分布條列如下:A. a. fulvifacies 分布於華南、寮國及越南北部、海南、台灣。A. a. albogullaris 分布於尼泊爾、不丹、印度東北、孟加拉及緬甸西部、北部。A. a. hugonis 分布於緬甸東部以及泰國西北。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broscopus albogularis fulvifacies (Swinhoe, 1870)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棲息於中、低海拔的闊葉林及次生林中,尤其喜好竹林。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broscopus albogularis fulvifacies (Swinhoe, 1870)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棕面鶲鶯在台灣為普遍的留鳥,在其棲息地周年可見,而且數量穩定,無固定的遷移行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broscopus albogularis fulvifacies (Swinhoe, 1870)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常不停跳躍穿梭於細枝間,追逐小蟲,亦常定點停飛,啄食停於樹葉或細枝上的昆蟲。以森林或竹林中、上層棲息的小型昆蟲為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broscopus albogularis fulvifacies (Swinhoe, 1870)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常單獨或成小群穿梭於樹林中、上層,性活潑好動,冬天的非繁殖期常混於不同鳥種組成的覓食集團中,在台灣中部森林中,最常與綠鳳鶥在一起,跟隨在以繡眼雀鶥為主導的覓食混群中。最典型的鳴唱為單獨出現時所唱的「鈴、鈴、鈴、鈴、鈴、」,整串約五個音節,銀鈴般的清脆鈴聲,容易分辨。因其個子小,音量大,鳴唱時可見其平站枝頭,使盡全力的抖動全身。但群棲或覓食時常有輕細的「吱、吱、吱、」聲,為單調而無特色的鳴叫。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broscopus albogularis fulvifacies (Swinhoe, 1870)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繁殖期在5至8月間,築巢於樹洞、石縫中,亦常利用竹筒挖洞或木板釘成的人工巢箱。以竹葉、苔蘚或其他乾草為材料,鋪成簡單的巢座。巢口徑為 40 至 50 mm、深度 30 至40 mm,每窩產卵 3 至 5 枚,卵呈橢圓形,淡粉紅色為底,散布紅褐色與灰褐色的斑點,有些卵在鈍端的斑點形成一圈。卵大小為 14.7× 11.1 mm。由雌鳥伏窩孵卵,育雛則由雙親共同負擔。曾調查一巢,自早上 6 時至下午 6時,餵食次數達 480 次,而巢中僅有一隻雛鳥(張萬福 1985)。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broscopus albogularis fulvifacies (Swinhoe, 1870)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棕面鶲鶯在適宜的分布區域內,數量相當穩定,而且對棲息環境要求不高,適應性強。
在保育等級上屬一般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broscopus albogularis fulvifacies (Swinhoe, 1870)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屬名 Abroscopus 由希臘文演變而來,habros 是「靈敏的」的意思 , skopos 是「探索者」的意思,指本屬鳥種輕巧靈敏的覓食行為。種名albogularis 源自拉丁文,albo 是「白色的」的意思,gularis 是「喉嚨」的意思,指本種有白色的喉部,但顯然是個不夠精確的描述。亞種名 fulvifacies 是拉丁文,fulvus 是「黃褐色的」的意思,facies 是「臉部」的意思,敘述本亞種臉部的顏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broscopus albogularis fulvifacies (Swinhoe, 1870)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