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formosanus Hartert, 1912

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formosanus Hartert, 1912 八哥(台灣亞種)
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formosanus Hartert, 1912 八哥(台灣亞種)
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formosanus Hartert, 1912 八哥(台灣亞種)
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formosanus Hartert, 1912 八哥(台灣亞種)
八哥(台灣亞種)
土八哥,冠八哥
臺灣特有
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iNaturalist

綜合描述

雌雄鳥同色,全身黑色,額部羽毛上豎成羽冠狀,翼上有白斑,飛行時很明顯,尾下覆羽黑白相間,尾羽末端為白色。成鳥額羽聳立於喙基上如冠羽,全身幾為純黑色,頭頂、頰、枕及耳羽如矛狀;初級覆羽先端和初級飛羽基部為白色,形成明顯的白色翼斑;尾羽絨黑色,除中央尾羽外均有白色羽端。腹面灰黑色,尾下覆羽黑色,具白色羽端。虹膜橙黃色,喙象牙白色,跗蹠暗黃色。幼鳥額羽不明顯,背面和兩翼為淺褐色;翼上白斑與成鳥相同,尾羽黑褐色。頦及喉灰褐色,胸以下及兩脇為淺棕褐色;尾下覆羽黑褐色,具棕白色羽端。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formosanus Hartert, 1912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分布於中國南方及中南半島北部 ( Feare &Craig 1999)。台灣主要分布於平原地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formosanus Hartert, 1912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分為3個亞種,指名亞種 A. c. cristatellus分布於中國南部及東部, A. c. brevipennis亞種分布於海南島及中南半島,台灣出現的為特有亞種 A. c. formosanus。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formosanus Hartert, 1912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生活在海拔 2,100m 以下之竹林、疏林、開闊地區,常見於高速公路的護欄、燈架、電線及農田的牛背上。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formosanus Hartert, 1912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八哥在台灣為留鳥,也是台灣特有亞種。未見季節遷移行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formosanus Hartert, 1912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主要在地面覓食,喙張開在地面草叢間刺探,從植物上採取食物,以及追捕獵物,常在牛耕地後啄食犁鋤翻出的蚯蚓、昆蟲及塊莖。也在牛背上啄食牛身上的體外寄生蟲。為雜食性,攝食昆蟲、果實,也會採食腐物,常在垃圾堆附近覓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formosanus Hartert, 1912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群聚性,常常三五成群的活動,但即使在大群中,成對的鳥仍然維持在一起,在非繁殖季的夜間會群棲,因此清晨和傍晚常見其聚成大群進出蘆葦叢等夜棲地點。經常有鞠躬的動作,單獨或成對時都會做出這個動作。鳴聲嘹亮,常發3至4聲「規、規、規、規」的短聲。會模仿環境中的聲音,豢養的鳥會模仿人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formosanus Hartert, 1912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一夫一妻制,繁殖期為3至7月,築巢於樹洞、電桿或鐵塔上,巢墊以羽毛、樹葉、乾草、紙張等。一季可育兩窩,每窩產3至5枚卵,卵為淡藍或藍綠色,有時也會有全白的卵,無斑點,大小為 28.5至33.7×19.0至23.0mm (顏重威1984)。國外文獻記載孵卵約14天,經過21天後幼鳥長成離巢(Feare & Craig1999)。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formosanus Hartert, 1912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八哥原為台灣平地普遍的留鳥,但目前其生態區間受到外來種八哥的入侵。八哥類由於極易飼養,同時可以訓練其模倣人類的語言,因此常成為籠中寵物,寵物商也從東南亞及南亞各地進口不同種類的八哥,然而許多籠鳥逸出到野外,佔據了原生種八哥的生活區,這些外來種八哥對本地八哥生存的影響需要嚴密的監測。目前台灣常見的外來種八哥包括了家八哥、泰國八哥、叢林八哥、爪哇八哥等。這些外來種八哥與本地八哥極類似,有下列的特徵:家八哥原產於中亞、印度、中南半島,沒有羽冠,身體偏褐色,眼四周有黃斑塊。泰國八哥原產泰國,身體黑色,喙為橙黃色,眼暗紅色。叢林八哥原產於印度、馬來半島,身體灰褐色,喙橙黃色,眼黃色。爪哇八哥原產印尼,身體黑褐色,喙黃色,眼黃色。林宏榮 (2005) 曾對爪哇八哥及家八哥這兩種在台灣族群數量最多的外來種八哥,與台灣八哥在棲地選擇及行為方面進行觀察分析,發現三種八哥在巢洞附近的棲地類型上均無顯著差異。因此八哥受到外來八哥的巢洞棲地競爭勢難避免。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formosanus Hartert, 1912 上次更新:2013-05-10

威脅

八哥在台灣的亞種,由於受到外來種八哥的競爭威脅,在野外於近幾十年間快速減少中,外來種八哥對本種棲息環境生態的影響值得持續觀察,同時應謀求未來的保育對策。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formosanus Hartert, 1912 上次更新:2013-05-10

法規

因此農委會2008年修訂的保育類動物名錄將其列為第二級珍貴稀有的保育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formosanus Hartert, 1912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Acridotheres 源自於希臘文 akris,akridos 蚱蜢的意思,theres 則為狩獵者,合起來為獵食蚱蜢的鳥。cristatellus 源於拉丁文「具有羽冠」之意,與屬名合併則為「具有羽冠獵食蜢的鳥」。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formosanus Hartert, 1912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