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雄鳥自額至背、腰及兩翼均為土褐色,羽緣稍淡,頭頂微有黑色細紋。中央一對尾羽黑褐色,外側尾羽基部栗紅色,末端褐色。眉紋白色,眼先黑色,頰及耳羽與背同色,喉上部白色,下喉中央有一栗紅色塊斑,甚為醒目,斑下環以藍色橫帶,此藍帶下方轉為黑色,黑羽末端棕白色,其下再有棕色寬帶。腹部蒼白色,兩脇及尾下覆羽稍帶棕色。雌鳥背面似雄鳥而稍淡,頰下具白色顎線,喉棕白色,喉和上胸兩側黑褐色,形成縱帶狀。胸前有一道黑褐色橫帶,其下有黑褐色縱斑,腹面與雄鳥略同,但棕色稍淡。喙黑色,喙基呈角褐色。跗蹠及趾肉褐至暗褐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uscinia svecica svecic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廣泛繁殖於歐亞大陸中、北部,並向東越過白令海峽至阿拉斯加西部;冬季遷移至非洲北部、近東地區、伊朗、印度以及亞洲東南部度冬。台灣出現於平原地帶。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uscinia svecica svecic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的分布範圍廣泛,亞種分化較為複雜,通常分為9個亞種 ( Vaurie 1959 ) 或 7個亞種 (Ripley 1964),而依 Dickinson (2003) 名錄則有10個亞種,亞種間的區別除了分布區域外,主要為體背褐色的深淺及喉斑的大小及色澤的深淺。本種大多數的亞種均繁殖於歐亞大陸的蒙古、青海以西,僅指名亞種的繁殖區從北歐的斯堪迪納維亞半島經西伯利亞直到阿拉斯加,度冬區則從西南歐、非洲北部、阿拉伯至南亞及東亞,出現於台灣者依其繁殖區域判斷應為指名亞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uscinia svecica svecic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多停棲於灌木叢低枝上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uscinia svecica svecic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藍喉歌鴝在台灣為稀有的冬候鳥。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uscinia svecica svecic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多在地面覓食,站姿直立。以昆蟲為主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uscinia svecica svecic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性隱密懼生,常短距離低飛,由一灌木叢急飛至附近另一叢,或在地面做短距離奔馳,不時停下抬頭、尾羽上舉並張開,再快走或潛匿於矮灌叢間。鳴叫聲不詳。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uscinia svecica svecic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台灣沒有繁殖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uscinia svecica svecic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藍喉歌鴝在台灣的數量稀少,但其分布範圍十分廣泛,數量尚稱普遍,未被列入保育名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uscinia svecica svecic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威脅

但因善於鳴唱且歌聲優美,有被獵捕當籠鳥供觀賞的情形發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uscinia svecica svecic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屬名 Luscinia 源自拉丁文,是「歌鴝」的意思。種名 svecica 來自拉丁文 Suecicus,是「瑞典的」的意思,應是指其模式標本產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uscinia svecica svecic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