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體長約18cm,雌雄鳥的羽色相異。雄鳥喙黑色,虹膜黑褐色,頭、上背、肩羽灰黑色,下背、腰、尾上覆羽為鮮豔的朱紅色,雙翼黑色,但初級飛羽中段為鮮豔朱紅色,喉、頸灰白色,胸、腹、尾下覆羽為鮮豔朱紅色,尾羽中央一對黑色,其餘尾羽為鮮豔朱紅色,腳黑色。雌鳥身上多為鼠灰色,雄鳥身上朱紅色的部位在雌鳥身上皆為鮮黃色,其餘部分與雄鳥相同。雄亞成鳥的體色類似雌鳥,但鮮黃色部分呈橘黃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ericrocotus solaris griseigularis (Gould,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全世界僅分布於東亞,包括喜馬拉雅山區、緬甸、中國西南部、華南、海南島、台灣、中南半島、蘇門答臘、婆羅洲等地山區。一般並不會做長程遷移,在冬季僅會做海拔上的垂直遷移。台灣普遍分布於海拔300公尺至2,500公尺之間的山區 (翟鵬 1977,沙謙中 1986,顏重威1984)。在非繁殖季會有海拔上的垂直遷移,往更高或更低的山區移動。另外在塔塔加鞍部等地,秋天常可見到成群的灰喉山椒翻越隘口向南飛去,初春則向北飛去,可能有島內的水平遷移。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ericrocotus solaris griseigularis (Gould,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Pericrocotus 屬在全世界共有12種,皆分布在亞洲,是典型的東洋區 (Oriental Region ) 鳥類。目前一般認為本種有8個亞種,分別是:solaris, rubrolimbatus, montpellieri, griseogularis,deignani, nassovicus, montanus, cinereigula(Dickinson 2003, Clements 2007)。台灣的灰喉山椒曾被視為台灣特有種(Pericrocotus griseigularis Gould 1863,Swinhoe1863),但目前認為台灣族群應與中國華南以及中南半島北部的灰喉山椒同屬 P. s.griseigularis 亞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ericrocotus solaris griseigularis (Gould,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棲息於台灣海拔300公尺至2,500公尺之間的山區,喜愛闊葉樹林上層,甚少停棲於針葉樹上。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ericrocotus solaris griseigularis (Gould,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灰喉山椒在台灣為普遍的留鳥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ericrocotus solaris griseigularis (Gould,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以昆蟲為食, 覓食方式主要為飛啄(hover),非繁殖季經常與小卷尾形成混群共同覓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ericrocotus solaris griseigularis (Gould,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繁殖季時常成對或數對活動,但在非繁殖季會有數十隻甚至百餘隻成群結隊,而且群體內的雌雄比例並不一致,有時雄鳥相當多,有時則相反。喜停棲於半透空的樹頂或是森林中層枝葉稀疏的枝椏上。飛行時速度並不快,成波浪狀前進。叫聲為輕細如「秀細—秀細—」的重複聲音。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ericrocotus solaris griseigularis (Gould,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在台灣的繁殖期為4月至7月,築巢於高枝上,以禾草、蕨類及苔蘚為材料(顏重威1984)。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ericrocotus solaris griseigularis (Gould,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灰喉山椒在全世界雖然生存棲地有減少的趨勢,但是其族群數量並未大幅降低。
目前屬一般類,並未列名受脅及保育鳥種。2008年之前曾被公告為第三級其它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ericrocotus solaris griseigularis (Gould,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威脅

灰喉山椒目前在台灣相當普遍,雖然面臨獵捕壓力,但是並未大幅影響其族群數量。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ericrocotus solaris griseigularis (Gould,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Pericrocotus 源出希臘文,原意是「非常番紅花色」之意。solaris 是拉丁文「太陽的」之意,應是指灰喉山椒雄鳥亮紅的體色。griseigularis是拉丁文「灰喉的」之意。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ericrocotus solaris griseigularis (Gould,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