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lacrocorax carbo sinensis (Staunton, 1796)

Phalacrocorax carbo sinensis (Staunton, 1796) 鸕鷀
Phalacrocorax carbo sinensis (Staunton, 1796) 鸕鷀
Phalacrocorax carbo sinensis (Staunton, 1796) 鸕鷀
Phalacrocorax carbo sinensis (Staunton, 1796) 鸕鷀

綜合描述

成鳥全身羽毛大致為黑色,帶有灰紫或藍色的金屬光澤,但翼上覆羽和肩羽為棕黑色,帶有黑色羽緣。上喙灰黑色,尖端向下彎鉤,下喙灰白色,越接近喙基時顏色越淡,眼先為淡黃色或淡橘色,眼為碧綠色,眼下無毛為黃色皮膚,具有裸露喉囊,其顏色不一,大多為黃色或黑色帶黃斑,喉部羽毛為白色,翅形圓而短,尾巴呈長楔形,由14根尖硬的尾羽構成,腳為黑色,趾間具有全蹼。在前繁殖羽時,頭、頸及上胸具有大塊的白色纖羽(filoplume,羽毛仍包圍在一根圓形角鞘的長型特化鳥羽),並掩蓋其下的黑色短羽,年齡較大的鳥通常白色纖羽越多,同時上腿部有大塊白色羽毛。幼鳥需要3至4年達到性成熟。第一年亞成鳥,背面羽色為褐色,帶有黑色或藍色的金屬光澤,胸部及腹部為污白色或灰色,眼灰褐色,眼圈周圍及喉囊黃綠色。第二年亞成鳥與第一年類似,但頭部的棕黑色羽毛較寬,喉部轉為褐色,眼轉為綠色。第三年亞成鳥與成鳥的後繁殖羽類似,但是羽色較無金屬光澤,頭部黑色,帶褐色羽緣,胸部及腹部已轉為淡黑色,不具藍色金屬光澤。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halacrocora carbo sinensis (Blumenbach, 1798)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分布於歐、亞、非、澳、北美等大洲,僅有南美洲沒有分布。臺灣分布於沿岸及低海拔的水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halacrocora carbo sinensis (Blumenbach, 1798)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丹氏鸕鷀(Phalacrocorax capillatus) 一般認為是與鸕鷀親緣關係最接近的種類,兩種鸕鷀組成一個超種(superspecies)。本種分為7個亞種,分別是 carbo、sinensis、hanedae、maroccanus、lugubris、lucidus 及novaehollandiae。指名亞種主要分布於歐洲及北美洲,繁殖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英倫群島、冰島、格陵蘭、加拿大東岸。sinnensis 亞種主要分布於歐洲及亞洲,繁殖於比利時、荷蘭等中歐國家、東至裏海、黑海、西伯利亞等水域地帶、南至印度半島、中國大陸、海南島等地。度冬區域除繁殖區域外,還包括北非、波斯灣、斯里蘭卡、中南半島、蘇門答臘及臺灣。hanedae 亞種僅分布於日本,繁殖與度冬區域均在日本諸島,一些鳥類分類學家將其併入 sinnensis 亞種。maroccanus 亞種為分布在西北非沿岸從摩洛哥到茅利塔尼亞的留鳥。lugubris 亞種分布於非洲東北部沿海地區。lucidus 亞種分布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Sibley & Monroe (1990) 將其視為一有效種。novaehollandiae 亞種分布於澳洲、紐西蘭及塔斯馬尼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halacrocora carbo sinensis (Blumenbach, 1798)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在臺灣大多出現於淡水水域,包括水庫、湖泊、河川、河口與沿海地區等,少部分出現在沿海鹹水水域。夜間會固定停棲於某一處。夜棲地大多是緊鄰水域而且無人為干擾的樹林。出入夜棲地時,大多是集體行動。白天時大多停棲於沙洲、岩石或樹上休息或展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halacrocora carbo sinensis (Blumenbach, 1798)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鸕鷀在臺灣屬於不普遍的冬候鳥。出現於沿海及平地的淡水域地帶,遷移及覓食時也會在沿岸海域出現。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halacrocora carbo sinensis (Blumenbach, 1798)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基本上只在淺水域捕食魚類,捕食水域的深度大多只有1至2公尺,最多不超過3公尺,捕食水域的底質偏好砂灘或泥灘。覓食時主要是單獨覓食,但是有時會形成鳥群共同覓食。主要以魚類為食,幾乎不吃其它類的生物。由於其分布範圍很廣,所以進食的魚類隨地域變化很大,而且所進食的魚類大多是當地的優勢魚種。根據野外觀察,於金門近海覓食的鸕鷀,主要以鯔科魚類為主食,而於臺灣及金門內陸水域覓食的鸕鷀,則常以吳郭魚為主要食物。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halacrocora carbo sinensis (Blumenbach, 1798)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在非繁殖季時並不常聽到其叫聲。大多是在夜棲地才會發出聲音,叫聲為「呱、呱、呱」的粗啞叫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halacrocora carbo sinensis (Blumenbach, 1798)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一年大多只孵一窩,在北半球一般於4月至7月之間產卵。行集體營巢。視繁殖地當地的環境而定,一般築巢在樹木上或岩壁上。巢大多是由樹枝、蘆葦、水草所構成。一窩一般產3至4枚卵,孵卵期為27至31天,雄鳥與雌鳥共同孵卵。雛鳥孵出後,大約50天後可飛,再由親鳥餵養約50天後,則可以獨立離巢。鸕鷀需要3至4年的時間才會達到性成熟。目前鸕鷀在臺灣沒有任何繁殖紀錄。但是鸕鷀在春季尚未北返前,常可觀察到許多鸕鷀個體已轉為前繁殖羽,而且出現「漱口展示」(gargling)般的求偶行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halacrocora carbo sinensis (Blumenbach, 1798)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由於鸕鷀主要捕食魚類,而且可以說是很有效率的捕食者,因此長久以來鸕鷀在歐洲、北美洲及亞洲常遭漁民射殺、捕殺、毒殺或破壞巢卵。這種嚴重的獵殺情形至少持續了一兩百年,造成西歐與中歐的鸕數量大幅減少,某些國家的鸕鷀甚至完全絕跡。嚴重的獵殺壓力在幾十年前開始減輕,使得鸕在歐洲及北美洲的族群數量大幅恢復。在丹麥與荷蘭等原本過度獵殺導致鸕鷀絕跡的國家,於1980年代末期已經分別有2萬至3萬隻的鸕鷀。但是比利時、奧地利等原本有鸕鷀的國家,則依然還沒有建立穩定的鸕鷀族群。據估計,在1980年代末期,全球鸕鷀的總數量約在22萬至30萬隻之間,生存並無重大威脅。鸕鷀在臺灣雖然並不普遍,但是沒有重大的威脅。數量最多的地點為高雄縣鳳山水庫,近年約有數千隻。離島金門也有很穩定的鸕鷀族群。
鸕鷀在臺灣屬一般類,並未列名受脅及保育鳥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halacrocora carbo sinensis (Blumenbach, 1798)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Phalacrocorax 是拉丁文對鸕鷀的稱呼,原意是希臘文「禿鴉」的意思,應是指其羽色偏黑,但臉部裸露無毛的特徵。carbo 是拉丁文「木炭的」意思,應是指其全身羽色暗黑色的特徵。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halacrocora carbo sinensis (Blumenbach, 1798)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