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雄鳥由額、頭頂、後頸(包括飾羽)至背和尾羽暗石灰色;下頰和喉乳白色,頸側鮮黃色,喉中央有一深栗色縱紋,向下較寬;胸部飾羽為乳褐色和軟皮色相間之縱斑;腹部石板灰色。雌鳥背面褐色較深,腹面淡褐色。喙赤褐色,先端和下喙前半部黃色;跗蹠暗褐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Dupetor flavicollis flavicollis Latham, 1790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分布於東南亞、巴基斯坦至中國東南部,南至菲律賓、印尼。台灣全島各地偶爾可發現。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Dupetor flavicollis flavicollis Latham, 1790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分為3個亞種,條列如下: D. f. flavicollis (Latham, 1790) D. f. australis (Lesson, 1831) D. f. woodfordi (Ogilvie-Grant, 1888)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Dupetor flavicollis flavicollis Latham, 1790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棲息於沼澤、葦塘、稻田、紅樹林和林邊溪流畔。多於晨昏時間或陰暗的天氣活動。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Dupetor flavicollis flavicollis Latham, 1790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黃頸黑鷺在台灣是迷鳥。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Dupetor flavicollis flavicollis Latham, 1790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捕食魚、蛙、甲殼類、軟體動物和昆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Dupetor flavicollis flavicollis Latham, 1790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台灣沒有繁殖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Dupetor flavicollis flavicollis Latham, 1790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黃頸黑鷺在其分布地區的數量尚稱普遍,並無重大威脅。
黃頸黑鷺在台灣是一般類,並未列名保育類鳥種名錄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Dupetor flavicollis flavicollis Latham, 1790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Dupetor 為希臘文 doupetor ,意為卡答聲,形容黃頸黑鷺的聲音。flavicollis 為拉丁文 flavus和 collis 的合併字,前者指「金黃色」,後者為「頸部」的意思。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Dupetor flavicollis flavicollis Latham, 1790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