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eo lagopus menzbieri

Buteo lagopus menzbieri 毛足鵟
Buteo lagopus menzbieri 毛足鵟
Buteo lagopus menzbieri 毛足鵟

綜合描述

體長53至61cm。雌雄鳥近似。menzbieri 亞種的頭乳白色,頭頂有若干褐色細縱紋,有細眼後線,眼黃色或褐色,蠟膜黃色。背部淡褐色,覆羽羽緣淡色,形成許多白斑。雄鳥喉至上胸部色深,腹部較淡;雌鳥喉至上胸部色淡,腹部較深。尾白色,末端有一道黑色粗橫帶,雄鳥通常還伴隨2至3道細橫帶,雌鳥則無或僅伴隨一道細橫帶。kamtschatkensis 亞種的全身羽色偏黑,頭部有許多黑色縱紋。背面各羽黑色而羽緣白色,形成強烈黑白斑駁紋路。毛足,趾黃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teo lagopus menzbieri Dementiev, 1951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廣布於北半球高緯度地區,包括整個歐亞大陸及北美洲最北方,達到北極圈內,是鷹科分布最北的鳥種。度冬於亞洲中部、東歐、中歐、北美洲中部。臺灣為稀有的冬候鳥,數年才有一次紀錄。出現於沿海溼地。合歡山區也曾有多次紀錄,且有些在夏季,尚難合理解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teo lagopus menzbieri Dementiev, 1951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分為4個亞種,條列如下:B. l. lagopus 分布於北歐、西伯利亞西北部。B. l. menzbieri 分布西伯利亞中北部及東北部。B. l. kamtschatkensis 分布於鄂克霍次克海沿岸、勘察加及千島列島。B. l. sanctijohannis 分布於阿拉斯加、加拿大。根據 Hachisuka & Udagawa(1951)對臺灣鳥類文獻的整理,臺灣有pallidus 及kamtschatkensis兩個亞種的紀錄,前者可稱為「西伯利亞毛足鵟」,紀錄較多;後者可稱為「堪察加毛足鵟」,紀錄甚少。但 pallidus 這個亞種名現在已經無效,所謂的「西伯利亞毛足鵟」所指的亞種應相當於1951年 Dementiev 新發表的亞種 menzbieri。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teo lagopus menzbieri Dementiev, 1951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於繁殖區棲息於凍土地帶,以地面有淺植被的開闊地為主,也包括疏林地帶。臺灣的紀錄出現多數出現於近海濕地,亦有少數紀錄出現於合歡山區的高山草原地帶。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teo lagopus menzbieri Dementiev, 1951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毛足鵟屬於完全遷移性,但遷移的時機及距離遠近會因主食(主要為旅鼠)的消長而波動。因屬極北方物種,即使南遷亦僅達中緯度地區,甚少南下至低緯度地區。毛足鵟在臺灣為稀有的冬候鳥。因為臺灣並不在其正常度冬範圍內,僅數年才偶有一次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teo lagopus menzbieri Dementiev, 1951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以鼠類為主,尤其是田鼠與旅鼠。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teo lagopus menzbieri Dementiev, 1951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非繁殖期並不鳴叫。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teo lagopus menzbieri Dementiev, 1951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臺灣沒有繁殖紀錄。於繁殖區營巢於懸崖、岩穴或獨立的樹上,每窩產3至5枚卵。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teo lagopus menzbieri Dementiev, 1951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毛足鵟在臺灣為稀有的冬候鳥,僅於少數地區偶然出現,並無受脅或相關的保育問題。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teo lagopus menzbieri Dementiev, 1951 上次更新:2013-05-10

威脅

國際鳥盟及IUCN紅皮書並未列為受脅鳥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teo lagopus menzbieri Dementiev, 1951 上次更新:2013-05-10

法規

在國內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包含於隼形目)列為第二級珍貴稀有的保育類野生動物。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teo lagopus menzbieri Dementiev, 1951 上次更新:2013-05-10

管理

在國際上受華盛頓公約(CITES)保護,整個隼形目均列入附錄II;國際鳥盟及IUCN紅皮書並未列為受脅鳥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teo lagopus menzbieri Dementiev, 1951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lagos 希臘文意指「野兔」;pous 希臘文意指「足」。學名全意為「足似野兔般被毛的鵟」。亞種名 menzbieri 意指「紀念俄國動物學家menzbier 氏」。亞種名 kamtschatkensis 意指「屬於堪察加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teo lagopus menzbieri Dementiev, 1951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