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雌雄鳥體色略異。雄鳥頭上、頸背赤褐色,顏面、喉、頸黃白色帶黑褐色斑點。背黑褐色有黃白色細斑,腰黑色,尾黑色。初級飛羽褐色、翼鏡白色、前緣黑色,覆羽栗色。腹面的胸部暗褐色,有黑色鱗斑,腹部白色, 具細黑橫紋,尾下覆羽黑色。喙灰黑色、跗蹠及趾橘黃色、眼暗棕色。雌鳥頭部、體背及胸黃褐色帶黑色斑點,翼鏡白色,腹部白色,喙橙褐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nas strepera streper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全球廣布於歐、亞大陸及北美洲,東亞族群繁殖於蒙古、西伯利亞及中國東北,冬季遷移至日本、中國中部及東南沿海。台灣零星出現於沿海濕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nas strepera streper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原本分為2個亞種,但是在 Tabuaeran島的亞種 couesi 已滅絕,因此現存本種無亞種分化。本種有時被置於 Chaulelasmus 屬。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nas strepera streper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出現於河口草澤濕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nas strepera streper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赤膀鴨在台灣是不普遍的冬候鳥,多出現於每年的10月至翌年3月間。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nas strepera streper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以喙濾食浮游生物,偶嚼食嫩草或穀物。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nas strepera streper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以數隻至數十隻的群體混雜於其它鴨群中,在水面活動時將頭埋入水中以喙濾食,偶於陸上覓食,喜棲於高而茂密的挺水性植叢間,羞怯而警覺,常從水生植叢間驚飛。在度冬區相當安靜,繁殖季時雄鳥發出短聲帶鼻音的「嘿」及低聲哨音,雌鳥則發出重複「嘎嘎嘎嘎」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nas strepera streper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台灣沒有繁殖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nas strepera streper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赤膀鴨在全球的分布十分普遍。根據Wetland International (2002) 估計,本種在亞洲地區的總數約為390萬至440萬隻之間,東亞族群數量約為50萬至100萬隻,而近年亞洲水鳥普查最高數量為2001年的188,631隻 ( Li &Mundkur 2004 ),台灣並非赤膀鴨的主要度冬區。赤膀鴨在台灣的分布零星,數量很少。劉小如、李欽國 (2002) 對台灣海岸濕地水鳥調查發現,全台主要濕地赤膀鴨數量最高的時間為12月份的38隻,在3至10月間皆無本種的紀錄。另於1997至2002年間冬季濕地水鳥普查,本種在台灣的數量在21至109隻之間 (Li &Mundkur 2004)。
赤膀鴨在台灣屬一般類,並未列名受脅及保育鳥種,本身以及其棲息環境並未遭受到重大威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nas strepera streper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管理

列名於遷移性物種公約CMS名錄II。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nas strepera streper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Anas 拉丁文為鴨的意思,strepera 在現代拉丁語為聒噪吵鬧的意思,合併起來為「聒噪的鴨」。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nas strepera streper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