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頭體長10.3-18公分,尾長13.4-20.4公分,體重56-198公克。身體背部為黑褐色,腹部毛短呈汙白色,尾巴通常大於身體長,呈黑褐色。耳殼突出,觸鬚頗長,相較於另一種居家常見的溝鼠,亞洲家鼠的體型顯得較精瘦。門齒及臼齒發達,善於啃咬及研磨,但前齒與前臼齒退化消失。齒式:門齒1/1,犬齒0/0,前臼齒0/0,臼齒3/3;全部的牙齒數有16顆。


總是喜歡在夜間活動,善於攀爬。通常活動於人類住宅區,尤其是農業活動旺盛之農村,會選擇在穀倉、閣樓屋頂陰暗r角落棲居與生殖。雜食性,主要以人類儲存之食物如穀物類、種籽等為食,亦會取食廚餘,但通常不愛吃腐敗及發霉的食物。有啃咬磨牙行為,故會破壞人類木製家具。活動時會利用鼻側之長觸鬚察知周圍環境,喜沿著牆壁或物體邊緣行走,經常活動之處易形成明顯之鼠脛,並會留下顆粒狀糞便。聚集數量往往很龐大,對人類儲存的經濟農產品造成相當大的損害。全年均可生殖,每胎可產6-8隻幼鼠,約30-50天就可達性成熟。壽命約1-2年。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鄭錫奇 資料提供:鄭錫奇 審訂:鄭錫奇 來源學名:Rattus tanezumi Temminck, 1844 上次更新:2013-11-06

分布

在臺灣的家鼠昔日被認為是Rattus rattus這一種,近年以分子證據確認應為Rattus tanezumi(亞洲家鼠),為廣布分布於東南亞地區的鼠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鄭錫奇 資料提供:鄭錫奇 審訂:鄭錫奇 來源學名:Rattus tanezumi Temminck, 1844 上次更新:2013-11-06

棲地

在臺灣普遍分布於低海拔人類住宅區及附近,尤其以鄉村農業區及經濟作物聚散處最常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鄭錫奇 資料提供:鄭錫奇 審訂:鄭錫奇 來源學名:Rattus tanezumi Temminck, 1844 上次更新:201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