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ophonus insularis Gould, 1863

Myophonus insularis Gould, 1863 臺灣紫嘯鶇
Myophonus insularis Gould, 1863 臺灣紫嘯鶇
Myophonus insularis Gould, 1863 臺灣紫嘯鶇
Myophonus insularis Gould, 1863 臺灣紫嘯鶇
臺灣紫嘯鶇
台灣紫嘯鶇,紫嘯鶇
臺灣特有
無危(LC)
 iNaturalist

綜合描述

雌雄鳥同型。額藍黑色,上喙基至眼先有鵝絨狀黑色細毛,頭頂和體背黑色,腰部各羽羽基白色。尾羽紫黑色,外緣深紫藍色;小、中覆羽天藍色,大覆羽黑色;初級飛羽黑色,羽緣藍色。喉、胸黑色,各羽羽緣為閃光藍色,呈鱗片狀,腹和尾下覆羽黑色,脇及下腹各羽羽基白色。喙黑色,跗蹠及趾黑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Myophonus insularis (Gould, 1862)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全世界僅見於台灣,在島內分布於海拔150 至 2,100m 的山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Myophonus insularis (Gould, 1862)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為單型種,無亞種分化。本種曾被列於馬拉巴嘯鶇 (Myophonus horsfieldii) 下的一亞種 ( M. h. insularis, Hachisuka & Udagawa1951 )。但從地理分布分析,馬拉巴嘯鶇分布印度半島西部和西南部,與台灣相距甚遠,應將台灣紫嘯鶇視為獨立種 (鄭作新等 1976)。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Myophonus insularis (Gould, 1862)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棲息於中、低海拔森林中的山澗、溪流、峽谷及岩壁,常見於晨昏或陰天,多單獨出現於溪中岩石上或林緣陰濕地帶。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Myophonus insularis (Gould, 1862)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台灣紫嘯鶇在台灣為普遍的留鳥,也是台灣特有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Myophonus insularis (Gould, 1862)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肉食性。食物以無脊椎動物的昆蟲為主,約佔 80%,其它動物如石龍子、蛙類、小魚、蚯蚓等約佔 20% (翟鵬 1977)。對餵雛的觀察 261 次可辨識的餵食紀錄中,昆蟲站70.9%,蚯蚓、溪魚、青蛙、蜥蜴及蛇等中大型動物佔 17.6% (王穎、裴家騏 1984)。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Myophonus insularis (Gould, 1862)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停棲時常將尾羽張開成扇形,對環境中的動態反應機敏,受干擾即迅速飛離。在非繁殖期的活動,多見於溪流兩旁的密樹林裡,甚少出現在露空的溪流中。每天黎明前約 10 至 20 分鐘,溪流兩岸的密林中即此起彼落的響起哨音,鳴叫的時間約 15 至 30 分鐘,然後越過溪流到對岸覓食。如在嚴寒的冬天,晨間鳴叫的時間只有 1 至 2 分鐘而已。白天的覓食都安靜進行,直到日沒前 30 分鐘左右,集體鳴叫的現象再度出現,幾分鐘後循著清晨過溪的路線,返回夜棲地過夜,每一隻過溪的鳥都有一定的渡口往返,呈現出一定的領域範圍 (裴家騏 1985)。在繁殖季節裡,清晨的集體尖銳鳴叫,逐漸改變為柔和緩慢而多音節的成對鳴唱,溪谷中也出現成對相互追逐的活動。如遇到鄰近同種鳥類,會相互追打又各自飛回自己的活動區域,顯現有很強的領域性。台灣紫嘯鶇的群聚社會地位研究,經由攻擊、打鬥和逃避等行為判定,顯現位階高者,攻擊它鳥的頻率較多;位階相近者,打鬥的頻率較高;而位階低者,則多逃避,攻擊少。其社會地位的建立與體重有關,體重較重者常常處於位階較高的地位 (王穎、孫元勳 1987)。常發出尖銳、頻率高如長嘯的「嗞⋯」金屬哨音。繁殖期鳴唱時聲音宏亮、婉囀而富變化。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Myophonus insularis (Gould, 1862)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繁殖期自 3 月底至 9 月初。為一夫一妻制,每對一年可產兩窩 (王穎 1984,裴家騏 1985),第一窩在 4 至 5 月,第二窩在 6至 8 月。築巢於樹洞中 (Yamashina & Yamada1937)、隧道內石壁上 (小林桂助、張英彥1981)、河岸土壁之洞內、石縫中和水泥橋的橋樑處 (王穎 1984)。這些地點都是避雨佳、擋風好、亮度低、天敵不易攀登的乾燥處,即使設在河岸的巢,也離水面 2 至 5m 高,除非豪雨成災,否則很安全。巢材以枯枝、樹葉、草莖和苔蘚等鋪設成皿狀巢。巢口直徑 100mm、高 100mm、深 55mm (Yamashina & Yamada 1937),每窩 (n=6) 產卵 3 至 4 枚,平均 3.3 枚,卵淡粉紅色,有紅褐色疏斑,大小平均 (n=4) 為25.0×38.5mm,重量 (n=4) 為 10.8g。孵卵期約 18 天,由雌鳥承擔,獨立完成,雄鳥不參與孵卵的工作,但會帶食物給孵卵中的雌鳥。雛鳥晚熟性,出殼時全身裸露,僅頭頂、背脊、腿上有煤黑色絨毛,口腔和舌橙黃色,無斑點,喙緣黃白色,平均體重 9.97g (n=7,SD=1.26),由親鳥輪流共同餵養。初期親鳥會將卵殼攜帶至巢外,丟棄於水中,並將雛鳥的糞便吃下 (王穎、裴家騏 1984)。鳥巢多築於幽暗處,未睜眼的雛鳥靠聽覺得知親鳥返巢,而張口索食,親鳥則靠聽覺知道雛鳥的位置,並以視覺察知顫動的黃口而予以餵食。親鳥餵食時,對人吹口哨的聲音有反應 (蔡航椰 1980)。以喙啣著食物在口哨聲源附近跳來跳去,似在搜尋雛鳥的索食聲,又找不到的焦急心情。隨著雛鳥的日漸成長,親鳥的餵食次數遞減,而攜帶回巢的食物體積有逐漸增大的趨勢。為維持裸露雛鳥的體溫,初期有孵雛行為,直到8日齡雛鳥羽毛初長,才逐漸停止孵雛的工作。雛鳥 21 日齡即可離巢(王穎、裴家騏 1984),此時的平均體重 104g(n=14,SD=9.68),但仍然需要親鳥的餵養與照顧,並防天敵如貓或蛇的襲擊。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Myophonus insularis (Gould, 1862)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台灣紫嘯鶇在適當的森林及溪流環境中數量尚稱普遍,也無特別的獵捕的壓力,族群數量並沒有減少的趨勢。
舊有的保育名錄將台灣紫嘯鶇列於第三級其它應予保育的種類,2008 年修訂為一般類,但是應該持續關注台灣河川的超限利用與污染對本種生存的影響。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Myophonus insularis (Gould, 1862)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屬名 Myophonus 源自希臘文,其原意 Muia 是「蒼蠅」的意思,phoneus 是「殺手」的意思,意謂本屬鳥類善於捕食昆蟲。種名 insularis 是拉丁文「島嶼」的意思,意指本種棲息於島嶼上。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Myophonus insularis (Gould, 1862)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