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ocichla steerii Swinhoe, 1877

Liocichla steerii Swinhoe, 1877 黃胸藪眉
Liocichla steerii Swinhoe, 1877 黃胸藪眉
Liocichla steerii Swinhoe, 1877 黃胸藪眉
Liocichla steerii Swinhoe, 1877 黃胸藪眉
黃胸藪眉
藪鳥,黃痣藪鶥
臺灣特有
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其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
無危(LC)
 iNaturalist

綜合描述

雌雄鳥同色。額黃黑雜紋,頭頂至後頸石板灰色,各羽羽軸灰色。過眼線黑色,眼前下方有橙黃色斑。背、頸側、肩欖黃色,腰石板灰色。覆羽欖黃色;初級飛羽外緣欖黃色,內瓣黑色;次級飛羽外側欖黃色,先端黑色,末端白色;三級飛羽赤褐色;尾羽中央1對欖黃色,其它尾羽外側黑色,內側欖黃色,末端白色,其內為黑色。腮、喉、前頸石板灰色,胸、腹欖黃色,脇石板灰色。尾下覆羽鮮黃色,羽軸黑色。喙、跗蹠黑褐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ocichla steerii Swinhoe, 1877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全世界僅分布於台灣的中海拔山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ocichla steerii Swinhoe, 1877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為單型種,無亞種分化。本屬在全球有3種,如紅翅藪鶥 L. phoenicea 分布於中國雲南以及尼泊爾、阿薩姆至緬甸及泰國北部;灰胸藪鶥 L. omeiensis 僅見於中國四川峨眉山;黃痣藪鶥 Liocichla steerii 為台灣特有種。Clements (2007) 名錄另列了分布於印度的Liocichla bugunoru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ocichla steerii Swinhoe, 1877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棲息於中海拔山區 1,000m 至2,800m 闊葉樹林和針、闊葉混合林底層的濃密叢藪中,或林緣雜草叢生的山溝 (Yen 1990)。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ocichla steerii Swinhoe, 1877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黃痣藪鶥在台灣為普遍的留鳥,也是台灣特有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ocichla steerii Swinhoe, 1877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雜食性。食物的範圍相當廣泛,包括植物的果實、動物的各種昆蟲與其它無脊椎動物(Hachisuka & Udagawa 1951),甚至遊客丟棄的各種食物。取食的行為因食物的質地和大小而有所不同,質地較柔軟的食物如漿果、毛蟲或蛋糕,直接啄食;較大的食物如活毛蟲或蚯蚓,會先在樹枝或枝條上將其摔昏或摔死,再用腳爪踩住,並先啄食頭部,而後分塊啄食,或將喙伸入體腔內拖出內部組織食之;食物如過大,會將食物拖至隱密處,再用腳按住,慢慢撕裂吃掉;有時也會飛上空中,飛擊正在空中飛行的昆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ocichla steerii Swinhoe, 1877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性甚沉穩,不怕人,可近距離觀察。常三、五成小群在林緣開闊的矮叢中聒噪喧囂,或到小徑及產業道路上覓食。本種為日行性的鳥類,通常在黎明曙光初現時,即可聽到其嘹亮的鳴唱,而且只要1隻鳴唱,附近的其它個體也紛紛地鳴唱起來,天亮後的第1小時是鳴唱的尖峰時段。傍晚在天黑的前一刻,便減少活動,以尋找合適的棲所過夜。繁殖期間大多以家族的形態活動 (羅柳墀、王穎1989),初期是成對出現在佔領的領域,用鳴唱宣示領域,並開始築巢。3至5月時,因配偶之一在巢中孵卵,故只見單獨1隻,雛鳥孵出後,便見雌雄親鳥帶著幼鳥全家一起活動。非繁殖期會聚群活動,最多時可達20至30隻,但配偶間的聯繫關係仍然存在。個體的日常行為,如雄鳥的宣示領域,一般都站立在高處如灌叢或樹枝上鳴唱;警戒時的行為除發出警戒聲外,身體會成水平地向左右兩側不停轉動,有時冠羽也向上翹。洗澡通常於清晨或下午陣雨過後,在靜水小水窪地進行。一般是先將身體沾濕、抖羽,並張開羽毛梳理。理羽是用喙整理胸、腹、背、翼和尾羽等部位,頭和頸部是用腳爪來抓搔,也見將頭和頸往樹幹上摩擦。也有雌雄鳥相互為對方理羽的行為,一般都在孵卵期利用空檔巡視領域時,或與鄰鳥打鬥後會互相理羽。在打鬥前常有對峙的行為,對峙的姿勢是雙翅朝下向前傾,脖子向上伸,冠羽上豎,身體向前傾斜鞠躬,然後自己和配偶輪流由身上躍過,此時對方也作同樣的動作。接著一方背向對方,尾羽上翹,顯露出鮮黃色的尾下覆羽,隨後再轉身恢復上述的動作,直到一方衝過來打鬥,或雙方各自離去。打鬥時用喙、翼或腳爪直接攻擊對方,其方式有二,一是由一方飛過去撲擊對方在原地還擊;另一是雌雄鳥同時向上飛起撲擊對方,再返回到地面或枝條上。在非繁殖期群體覓食時,群聚中的高低位序就顯現出來(羅柳墀、王穎1989)。當高階者面向低階或向低階者前進幾步,低階者會自動讓開,在旁觀望等候或退出覓食場地。有多種變化,一般都宏亮、婉囀而有力。據分析 (羅柳墀、王穎1989) 有多種不同的鳴叫:(1) 雄鳥宣示領域的「基、究」叫聲。這種叫聲在繁殖期,陌生者闖入,與鄰鳥對峙,通知配偶自己所在的位置,以及與雌鳥換孵時最常鳴叫。(2) 二重唱:即雄鳥鳴唱,雌鳥回應以「記、記、記」叫聲。雌鳥很少主動鳴叫,都是被雄鳥的叫聲所誘發,緊在雄鳥叫聲之後鳴叫。二重唱有宣示已配對和防衛配偶的功能 (Hsieh 2005, 翁伊珊與袁孝維2008)。(3) 警戒聲「給、給、給」。這種叫聲隨著危急的程度,鳴叫的間隔有越叫越密的趨勢,以提醒同伴危險將臨,並警告入侵者不宜再趨近。如入侵者是強勢的掠奪者,或棲息處嚴重被干擾,則在發出警戒聲後,就向樹上逃避。幼鳥在獲得警戒聲時,即刻停止活動,並不動的保持原姿勢。(4) 對峙打架的「擊、擊、擊」聲。常發生在打架前的對峙行為中,此時冠羽上豎,雙翅前掠,展現出威脅的姿態。若是繁殖期對峙打架的叫聲,會引發鄰近的配偶前來馳援。(5) 逃跑聲為短促的「機、機、機」,這是被追打或打輸後逃離現場的鳴叫聲。若一群成鳥正在覓食,突然聽到這種叫聲,會全部逃離現場。(6) 危困的叫聲,其叫聲為低沉的「給、給、給」。這是在被捕捉或受傷時的叫聲,通常會引起附近鳥類的警惕與觀望。(7) 個體間的通訊聲,叫聲是輕聲的「救、救、救」,這是在草叢間覓食,短距離的互通信息。(8) 幼鳥乞食時發出急促「棲、棲、棲」的叫聲。親鳥帶食物來巢時,雛鳥伸長脖子發出的乞食聲。幼鳥剛離巢,身體半蹲,雙翅搧動,喙向上張開時所發出的乞食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ocichla steerii Swinhoe, 1877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繁殖期在5至7月。築巢於離地 0.2 至 1m的灌叢或芒草叢中,巢碗狀,由苔蘚、芒草葉、花穗及草根等材料編織而成,其大小為高 70 至 85mm、寬 120至150mm、口直徑50至70mm、深40至55mm。每窩產卵2至3枚,淡乳青色,有灰紫色底的褐色斑,平均大小 (n=6)為 18.5×25.0mm,重量 (n=6) 4.0g。雛鳥晚熟性,出殼時口腔和舌橙黃色,無斑點,喙緣黃色,由親鳥共同餵養 (Yamashina & Yamada1937)。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ocichla steerii Swinhoe, 1877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黃痣藪鶥的食物範圍甚廣,對森林砍伐後的新環境也能適應,即使台灣中海拔山區大面積的森林遭到破壞,也能適應生存。目前黃痣藪鶥在台灣的種群數量甚為普遍,未見有減少的趨勢。因其為台灣特有種,原被列為第三級其它應予保育的保育類鳥種名錄中,2008年已將其刪除。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ocichla steerii Swinhoe, 1877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Liocichla 希臘文為「鶇」的一種。steerii 指美國鳥類學家 J. B. Steere (1842-1940)。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ocichla steerii Swinhoe, 1877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