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雌雄鳥同型,雄鳥體型略大。自額、頭頂至體背為一致的欖黃褐色,尾羽顏色暗褐色。眉斑細,淡乳白色,過眼線暗褐色,耳羽淡欖褐色。飛羽及覆羽暗褐色,各羽外緣淡欖黃褐色而略帶鏽紅色,飛羽內緣乳白色。腹面的腮、喉、頸側乳白色,頸側有淡褐色細長縱斑,胸、腹及尾下覆羽乳白色,胸側略帶灰褐色,腋帶黃褐色。喙暗褐色,下喙淡色。跗蹠及趾鉛灰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rocephalus orientalis (Temminck & Schlegel, 1847)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繁殖於西伯利亞南部的貝加爾湖區、蒙古、中國東北、華東、阿穆爾地區及日本等地,度冬區在東南亞至澳洲北部及東北部。台灣出現於沿海至低海拔山區的濕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rocephalus orientalis (Temminck & Schlegel, 1847)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過去曾被認為是同屬的大葦鶯 A.arundinaceus (Great Reed Warbler) 的亞種 (Hartert 1910-1922),甚至連噪大葦鶯 A.stentoreus (Clamorous Reed Warbler) 也一起被合併成為同一種 (Hartert 1924) ;但本種的翼型介乎上述兩者之間,且鳴聲與地理分布均不同(Stresemann & Arnold 1949),加上換羽模式的不同 (Svensson 1992) 以及近年對分子生物學的研究,與前述兩種及 A. australis (Australian Reedwarbler)及 A. vaughani (Pitcairn Reed-warbler)雖為同一起源的族系,仍被處理為獨立種。本種為單型種,無亞種分化。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rocephalus orientalis (Temminck & Schlegel, 1847)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棲息於溪流、湖泊邊或沼澤濕地間的濃密高草叢中,度冬期亦會利用較乾燥的開闊地草叢。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rocephalus orientalis (Temminck & Schlegel, 1847)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東方大葦鶯在台灣為普遍的冬候鳥,每年9月至翌年5月底出現在台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rocephalus orientalis (Temminck & Schlegel, 1847)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以灌叢中的昆蟲等無脊椎動物為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rocephalus orientalis (Temminck & Schlegel, 1847)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隱密性高,多長時間隱藏草叢中,偶作短距離飛行,即再躲入密草中。通常單獨活動。冬季可聽到間斷的「chack、chack ⋯chack、chack」沙啞短音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rocephalus orientalis (Temminck & Schlegel, 1847)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台灣沒有繁殖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rocephalus orientalis (Temminck & Schlegel, 1847)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東方大葦鶯在繁殖區與度冬區的數量皆十分普遍。
在保育等級上屬一般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rocephalus orientalis (Temminck & Schlegel, 1847)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屬名 Acrocephalus,akros是希臘文「突出的」的意思,kephalos 是希臘文「頭部」的意思,形容本屬雄鳥在歌唱時頭部的形狀。種名orientalis 是拉丁文「東方的」的意思。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蔡牧起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rocephalus orientalis (Temminck & Schlegel, 1847)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