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pornia paykullii (Ljungh, 1813)

綜合描述

額、頭頂、枕部、頸、背橄欖綠色;腰和尾上覆羽橄欖褐色;尾羽暗褐色,羽緣橄欖褐色;飛羽暗褐色,最外的小翼羽外翻和第1枚初級飛羽外翻白色,內側飛羽和翅上覆羽橄欖褐色,覆羽端緣具不規則的淡褐白色斑紋。頦、喉及腹部中央幾乎全白,腹側和胸部具棕色與白色的斑紋;兩脇和尾下覆羽暗褐色,具寬闊的白色橫斑紋;翼下覆羽和腋羽白色,具黑褐色橫斑紋。虹膜暗紅色,眼瞼紅色;喙藍灰色,喙峰和端部黑色,基部黃綠色;跗蹠橙紅色。幼鳥頰、頸和胸皮黃色,具模糊的黑條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orzana paykullii (Ljungh, 1813)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繁殖地在俄羅斯遠東、中國東北和朝鮮,越冬地在馬來半島、印尼的蘇門答臘、瓜哇和加里曼丹。中國的繁殖地為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北京及河南等省,遷徙途經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湖南、福建、廣東、廣西等省份。臺灣為偶見的迷鳥。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orzana paykullii (Ljungh, 1813)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為單型種,無亞種分化。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orzana paykullii (Ljungh, 1813)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在低地沼澤地和長有草叢、灌木叢或小樹的濕草地中繁殖,也生活於山區和森林中的沼澤地、湖泊和溪流兩岸的水草叢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orzana paykullii (Ljungh, 1813)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斑脇田雞在臺灣為迷鳥,1997年9月於台北三重有一筆傷鳥紀錄(江昆達 1997),本筆紀錄起初被誤判為紅腳斑秧雞( Rallina fasciata ),但由該紀錄照片判斷應為斑脇田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orzana paykullii (Ljungh, 1813)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主要以昆蟲(包括鞘翅目和鱗翅目的叩頭蟲、毛蟲、蛾類等)和甲殼類、蝸牛等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多在潮濕處覓食,有時也到較乾燥的地區覓食,可能為部分夜行性。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orzana paykullii (Ljungh, 1813)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性不合群,但可形成高密度的群體。不會游泳,並避開開放水域,喜歡長有密草的潮濕地,甚至乾地。越冬棲息地在濕草地、稻田和沼地中長有灌木或小樹的高地。活動隱蔽,不易被人發現,晨昏時活動較為頻繁。繁殖期在黎明、黃昏甚而整夜鳴叫,叫聲如同間斷的擊鼓聲,如「kulululu,kailailailai」。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orzana paykullii (Ljungh, 1813)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臺灣沒有繁殖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orzana paykullii (Ljungh, 1813)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斑田雞在臺灣為偶見的迷鳥,只有幾筆觀察紀錄,未列入保育類鳥種名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orzana paykullii (Ljungh, 1813)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Porzana 指小型秧雞。paykullii 為瑞典自然學家Baron Gustav Paykull。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orzana paykullii (Ljungh, 1813)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