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phura swinhoii (Gould, 1863)

Lophura swinhoii (Gould, 1863) 藍腹鷴
Lophura swinhoii (Gould, 1863) 藍腹鷴
Lophura swinhoii (Gould, 1863) 藍腹鷴
Lophura swinhoii (Gould, 1863) 藍腹鷴
藍腹鷴
藍鷴
臺灣特有
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近危(NT)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受脅評估指標 CITES附錄一:有滅種威脅須嚴格管制CITES附錄一:有滅種威脅須嚴格管制
 iNaturalist

綜合描述

雄鳥的頭部肉冠及顏臉裸出部分,為耀眼的血紅色,羽冠白色,頭部其他部分黑色。後頸、上背及尾羽中央特長1對為潔白色,下背、腰、尾上覆羽及其他尾羽為黑色,但羽緣深藍色形成鱗紋。腮、喉、頸及腹面黑色,並有鐵青色閃亮光澤。肩羽紫紅色,覆羽褐色,羽端有黑色和閃亮綠色斑,初級、次級飛羽以及初級覆羽深褐色。喙灰色,腳血紅色,距白色而發達。雌鳥冠羽短,赤褐色,眼周圍紅色。腮、喉淡褐色。背及肩羽赤褐色,各羽有黑色V字形斑。腰和尾上覆羽有黃褐色蟲蠹紋,覆羽赤褐色,具黑色斑,飛羽黑褐色,初級飛羽有赤褐色橫斑,次級飛羽為黃褐色橫斑。尾羽暗栗色,有黑色斑紋,中央1對暗褐色。腹面黃褐色,有黑色V字形斑及黑褐色細紋。喙和腳的顏色與雄鳥相同。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ophura swinhoii (Gould,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全世界僅見於台灣本島。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ophura swinhoii (Gould,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為單型種,無亞種分化。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ophura swinhoii (Gould,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棲息於山丘300公尺至中山海拔高度2300公尺以下闊葉樹林內底層叢藪中,也在次生林和造林地出現。活動的環境大多為坡度較緩(30至40度)且林冠較鬱密的林下陰涼處,地面的落葉層厚,且下層植物稀疏。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ophura swinhoii (Gould,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藍腹鷴在台灣是不普遍的留鳥。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ophura swinhoii (Gould,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雜食性。覓食時在地上慢步行走,但隨時會停立抬頭觀望。牠以喙直接啄食地表植物的新葉、幼芽、花、漿果、種子,也常在走動時用喙或腳爪撥開地面落葉或腐植土,再用喙啄食土中的蚯蚓、螞蟻、毛蟲、蛙類以及其他昆蟲。有時也會伸長脖子或跳躍取得較高的食物。曾檢視一個重41g的胃含物,其中五分之四為植物性食物,如草籽、苔蘚、小葉桑、青飯藤的花瓣和果實等,五分之一為動物性食物,如白蟻及其卵、蛾、蝗蟲,以及鞘翅目和鱗翅目的昆蟲。也有人發現排遺中有甲蟲的碎片。然而啄食動、植物種類的比重,會隨季節的轉移而有所不同。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ophura swinhoii (Gould,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屬日行性的鳥類,白天的活動呈雙高峰型,即清晨5點至6點和午後4點至5點的兩個時段最常活動。林緣地帶和林道是藍腹鷴最常覓食和活動的場所,尤其在起霧、多雲和下小雨的時刻最容易見到。覓食時一般都有固定的路徑,當小群3至4隻在一起覓食時,雄鳥會驅趕附近的雌鳥和亞成鳥。夜間棲於樹枝上過夜。性機警又敏感,步履輕巧,如發現有人出現,立即以疾跑或躍飛的方式,伴隨著急促的鳴叫聲,竄入草叢逃避。鳴叫聲的變化不多,常聽到的幾種聲音如下:(1)連續低沉的「咯、咯、咯」聲。平時行走時、雌鳥帶小鳥覓食時、受驚飛逃時,都會發出這種叫聲,只是逃飛的叫聲急促而音高;(2)低頭覓食時,發出音量低小的「嗯、嗯」聲,有時其後還夾雜著「Sui--」聲,驚飛時也會發這種聲音;(3)在受驚、感受到威嚇或逃竄時,發出尖銳而洪亮的「Chiu—Chiu」聲;(4)雄鳥在繁殖期的求偶叫聲「Chek、Chek⋯」,每秒3至5次。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ophura swinhoii (Gould,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繁殖期自2月中旬至7月下旬。2月中旬以後就開始配對。發情時,雄鳥在雌鳥面前或身旁,頭部抬高,臉頰裸露部分和額上肉冠膨脹通紅,頭頂上的白色羽毛聳立,脖子也膨脹起來,雙翼呈水平快速的搧動,尾羽展開如扇向上聳立,並發出「匹、匹、匹、」的單音。時而慢步迴繞,並發出尖銳連續「Sui--」或悅耳的顫聲;時而雙腳並跳,快步側身衝向雌鳥,雌鳥則有點驚慌地左閃右躲。 婚配制度為一夫多妻,雄鳥之間以格鬥來爭地盤或配偶,但不照顧和餵養雛鳥。通常築巢在隱密、可避風雨和防日曬的岩石下、石隙間或倒木下的地面或離地不甚高的樹洞裡,巢材都是就地取材,如枯葉、雜草的根、莖以及蔓藤植物的細莖與根,巢內襯墊羽毛和枯葉。巢淺盤狀,寬24cm,長27cm,深8cm。每窩產卵平均(n=10)1.2枚,卵為乳白色略帶黃,或黃色略帶紅,無污斑,其大小為38 × 52mm。 一般由雌鳥擔任孵卵的任務,孵卵時可以待在巢中,好幾天都不外出活動,僅偶爾轉換位置。雛鳥約25至28天出殼,通常在2至3天內相繼出殼。雛鳥屬早熟性,出殼時全身密被黃褐色絨毛,約3星期後才轉換成幼鳥的羽裝。由雌鳥帶領著幼鳥覓食,負擔照顧和餵養的工作,未曾見過雄鳥帶幼鳥活動。覓食時,雌鳥如察覺到危險將臨時,會發出尖銳的「茲─」聲,幼鳥聽到後,立即快速地竄入林道旁的叢藪中躲藏,而雌鳥則繼續緩步向前走,以誘開掠食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ophura swinhoii (Gould,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藍腹鷴分布於台灣本島中、低海拔山區,其棲地面積遠大於黑長尾雉,可是森林砍伐以及山區開發所造成的棲地破壞程度,也遠大於黑長尾雉,同時藍腹鷴對新環境次生林的適應能力也比較弱。藍腹鷴與黑長尾雉一樣,過去都面臨著強大的狩獵壓力,IUCN 於1966年的紅皮書(Red Data Book)當中,同時將這兩種鳥類列為亟須保護的瀕危動物。 台灣高山的幾個國家公園如玉山、太魯閣、雪霸等成立後,公園內涵蓋藍腹鷴棲地的面積並不大,對保護藍腹鷴的助益也不大。1970年代海岸山脈有藍腹鷴分布,近年狀況不明。1989年通過野生動物保育法之後,政府主管單位將藍腹鷴列為第一類保育動物,嚴禁獵捕與買賣,使獵捕之風稍減。近二十多年來,政府已停止伐木,嚴禁狩獵與買賣,讓藍腹鷴的生存稍有喘息的機會,族群數量有恢復的跡象,2008年公告的保育類名錄已改列為第二級珍貴稀有的保育類野生動物,但仍不能掉以輕心,必須時時注意其種群數量的動態,以防範其走向滅絕之路。
2008年於保育類名錄列為第二級珍貴稀有的保育類野生動物。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ophura swinhoii (Gould,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Lophura 為希臘文 Lophos 和 oura 的合併字,Lophos 是有頂飾的意思;oura 是尾羽,全字指尾羽的外表。swinhoii 指英國駐中國外交官Robert Swinhoe(1836-1877)。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ophura swinhoii (Gould, 1863)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