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mbusicola sonorivox Gould, 1863

Bambusicola sonorivox Gould, 1863 台灣竹雞
Bambusicola sonorivox Gould, 1863 台灣竹雞
Bambusicola sonorivox Gould, 1863 台灣竹雞
Bambusicola sonorivox Gould, 1863 台灣竹雞
台灣竹雞
臺灣竹雞,竹雞
臺灣特有
無危(LC)
 iNaturalist

綜合描述

雌雄鳥同色。額暗灰色,頭頂至後頸栗褐色,眼先、臉頰、頸側、後頸及上胸暗灰色,而有黑褐色細紋。背和肩羽灰褐色,各羽有栗色斑,翼覆羽雜有栗色斑點和黑褐色蟲蠹紋,初級飛羽褐色,外瓣邊緣赤褐色,有不規則黑褐色斑點。次級飛羽內瓣深赤褐色,有不規則黃白色邊緣和黑褐色蟲蠹紋,尾羽赤褐色,有黑褐色蟲蠹紋,中央一對特紅。腮、喉淡栗色,下胸、腋、腹側和尾下覆羽黃褐色,各羽有栗色斑。喙鉛黑色、尖端較淡,腳灰褐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ambusicola thoracica sonorivox Gould,J.1862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指名亞種分布於中國長江流域各省,包括陜西、河南、四川及華中、華南地區。 台灣亞種僅見於台灣本島。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ambusicola thoracica sonorivox Gould,J.1862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有 thoracica 和 sonorivox 二個亞種: Bambusicola thoracica (Temminck, 1815) 前者頭、頸兩側栗紅色,分布於中國長江以南各省;後者頭、頸兩側暗灰色,僅見於台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ambusicola thoracica sonorivox Gould,J.1862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主要棲息於海拔 300 至 1,200 公尺以下之丘陵地,多活躍於雜木林、竹林、灌叢及草叢地,有時也會漫遊到 2,300 公尺的山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ambusicola thoracica sonorivox Gould,J.1862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竹雞在台灣是普遍的留鳥。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ambusicola thoracica sonorivox Gould,J.1862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雜食性。以植物的果實、種子、嫩葉、草籽等為主食,也兼食各類昆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ambusicola thoracica sonorivox Gould,J.1862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竹雞多以小群在地面上活動,如突遇驚擾,則快速奔竄入濃密叢藪藏匿,或者躍起朝不同方向散飛,飛翔一短距離後降落,隨即沒入草叢中。夜棲於樹上,夜宿地點並不固定,多為樹葉茂密之處,高度多在3公尺以下,共宿個體皆並靠一起。晨昏期間常聞其高亢而連續的「雞狗乖—雞狗乖—」或「四隻作一盤、四隻作一盤(台語)」的鳴叫聲。雌雄個體的叫聲不同,雌鳥叫聲大多伴隨著雄鳥的叫聲而發出。全年雌雄鳥對叫的次數以3月頻率最高,6月則只有雄鳥獨叫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ambusicola thoracica sonorivox Gould,J.1862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繁殖期在4至8月間,築巢於灌叢、草叢或樹根附近的地面凹陷處,以草和樹葉組成。每窩產卵7至12枚,大小為33-37 x 25-28mm,卵為淡乳黃色,有赤褐色斑點或無斑點。幼鳥生長快速,80日齡幼鳥在外觀上已與成熟雄鳥無太大差異,其跗蹠長已達成熟雄鳥的90% 以上。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ambusicola thoracica sonorivox Gould,J.1862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竹雞的種群數量實際上並沒有真正估算過,不過在低海拔山區於晨昏時刻,很容易聽到其鳴叫聲,顯示其種群數量十分普遍。竹雞的肉質美味,傳統上是一種狩獵鳥,為民眾喜歡獵捕的種類。但自野生動物保育法頒布之後,執法單位嚴格取締違法濫捕,使其遭受的獵捕壓力已大為減少。
竹雞在台灣屬一般類,並未列入保育類鳥種名錄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ambusicola thoracica sonorivox Gould,J.1862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Bambusicola為 bambusi 與 cola 的合併字。Bambusi 源自於馬來語 bambu,是竹子之意;拉丁文 cola 是居住。thoracica 拉丁文是胸部之意。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ambusicola thoracica sonorivox Gould,J.1862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