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idris pygmaea (Linnaeus, 1758)

綜合描述

小型鷸。繁殖季背面黑褐色,有黑色斑點,紅褐色羽緣。頰、胸棕紅色,胸具黑色斑點,其餘腹面白色。非繁殖季背灰褐色,具黑褐色斑點和淡色羽緣,額、眉斑和腹面白色,褐色過眼線,胸側有黃褐色縱紋。飛翔時翼上白帶明顯。幼鳥似成鳥繁殖羽,但無棕紅色。喙黑色,喙基平扁,尖端呈鏟形。跗蹠及趾黑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Eurynorhynchus pygme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繁殖於俄國東北海岸地帶,於南亞及中南半島度冬,遷移時會過境台灣。遷移時沿著太平洋西岸,從俄國經日本、北韓、南韓、中國、香港及台灣向南遷移到度冬地的南亞及東南亞,本種在印度、孟加拉、斯里蘭卡、緬甸、泰國、越南、菲律賓、馬來半島及新加坡皆有紀錄,但只有少數地點為穩定的度冬區。台灣在遷移季零星出現於海岸濕地。曾於台北挖子尾、關渡,台東利嘉溪口,台南七股,宜蘭下埔、竹安、利澤簡、塭底、蘭陽溪口,花蓮花蓮溪口,桃園大園,新竹港南,嘉義東石,彰化伸港、漢寶,以及離島金門浯江溪口等地被觀察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Eurynorhynchus pygme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為單型種,無亞種分化。本種有時被置於 Calidris 屬。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Eurynorhynchus pygme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主要出現於河口、海岸濕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Eurynorhynchus pygme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琵嘴鷸在台灣為稀有的過境鳥。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Eurynorhynchus pygme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覓食時以匙狀嘴喙在泥灘上左右掃動,以蠕蟲為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Eurynorhynchus pygme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常混於體型相似的紅胸濱鷸群中,因此不容易觀察,鳴聲輕微,滾動的「皮」聲或顫動的「灰」聲,通常在飛行時發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Eurynorhynchus pygme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台灣沒有繁殖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Eurynorhynchus pygme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根據 Wetland International (2002) 估計,本種在全球的總數少於3千隻,而近年亞洲水鳥普查的最高數量為1999年的7隻 (Li &Mundkur 2002 )。嘴鷸在台灣為稀有的過境鳥,每年紀錄少於10隻。劉小如、李欽國(2002)對台灣海岸濕地水鳥進行調查,僅3月份在彰濱有1隻的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Eurynorhynchus pygme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威脅

依據最近紀錄顯示,全球琵嘴鷸的數量不到3千隻,因此被列為「瀕危」等級,主要是因為族群數量少,加上繁殖、遷徙中繼站、度冬區棲地的喪失,使其數量持續下降,再加上人為干擾及狩獵等問題,使得本種被列為「瀕危」鳥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Eurynorhynchus pygme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法規

雖然在台灣未受到嚴重威脅,但因其全球瀕危等級,因此被列入野生動物保育法第三級其它應予保育類,受到法律的保護。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Eurynorhynchus pygme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管理

列名於遷移性物種公約 CMS名錄I。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Eurynorhynchus pygme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Eurynorhynchus 源於希臘文 euruno「加寬」和rhunkhos「嘴喙」的合併,形容琵嘴鷸像匙狀的喙。pygmeus 拉丁文為侏儒狀或小的樣子,合併起來為「喙為匙狀的小型鳥」。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Eurynorhynchus pygme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