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雌雄鳥同型,繁殖羽與非繁殖季羽色略異。繁殖羽頭上鏽紅色有黑色縱斑,眉斑白色,喉、頰、頸側灰白色,有黑褐色縱斑。肩羽、背、腰及尾上覆羽黑色帶紅褐色邊緣。翼上覆羽暗褐色,緣白色。初級飛羽暗褐色,次級飛羽暗褐色、基部白色,三級飛羽黑色、羽緣紅褐色。尾羽灰褐色,中央一對末端黑色,羽緣紅褐色,其它尾羽羽緣白色。胸、腋褐色帶有少許黑褐色橫斑。腹部及尾下覆羽白色。非繁殖季全身羽色轉灰褐,僅頭頂帶繡紅色,胸部淡灰色帶黑色細縱紋。眼褐色,喙黑褐色,跗蹠及趾欖黃褐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Calidris acuminata (Horsfield, 1821)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繁殖於西伯利亞的北極圈,冬季長程遷移至新幾內亞、澳洲及紐西蘭。台灣分布於各沿海泥灘濕地以及水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Calidris acuminata (Horsfield, 1821)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為單型種,無亞種分化。過去曾將本種置於Erolia 屬,近年來發現的 C. (Pisobia)cooperi 極有可能是本種與 C. ferruginea 的雜交後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Calidris acuminata (Horsfield, 1821)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出現在海岸潮間帶、沼澤、鹽田及水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Calidris acuminata (Horsfield, 1821)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尖尾濱鷸在台灣是春季4、5月普遍的過境鳥,秋季過境較不普遍,少數在台灣度冬。根據繫放回收資料顯示,本種南向遷移會出現在澳洲西北及東南海岸,北向遷移則出現在朝鮮半島(劉威廷等 2005)。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Calidris acuminata (Horsfield, 1821)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在水邊植叢旁覓食,在泥水間快速的啄食,攝取昆蟲、螺貝、蝦蟹、沙蠶及種籽為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Calidris acuminata (Horsfield, 1821)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活動時肩羽常會聳起,被風吹過時特別明顯。過境時常成數百隻的大群活動,飛行時發出連續柔軟的「唔咿」聲,有時也會發出連聲的「梯梯特特」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Calidris acuminata (Horsfield, 1821)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台灣沒有繁殖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Calidris acuminata (Horsfield, 1821)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根據 Wetland International (2002)估計,尖尾濱鷸在亞洲地區的總數在16萬隻左右,而近年亞洲水鳥普查的最高數量為2000年的34,805隻 (Li & Mundkur 2002)台灣的台北關渡地區曾於過境期記錄到超過1,600隻的大群,是尖尾濱鷸遷移極為重要的中繼站。2001年對台灣海岸主要濕地水鳥進行調查發現,全台主要濕地本種數量最高的時間為 4 月份的 555 隻,6月份則無本種的紀錄(劉小如、李欽國 2002)。而1997至2002年間冬季濕地的水鳥普查,本種在台灣的數量在5至9隻之間 (Li & Mundkur 2004)。依據上述資料推測本種在台灣主要為過境性質。
尖尾濱鷸在台灣屬一般類,本身及其棲地未受威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Calidris acuminata (Horsfield, 1821) 上次更新:2013-05-10

管理

本種在全球未受到生存威脅,列名於遷移性物種公約CMS名錄II。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Calidris acuminata (Horsfield, 1821)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Calidris 源於希臘文 kalidris,亞里士多德曾經提及在岸邊灰色的鳥,但無進一步說明,後來用於濱鷸屬。acuminata 拉丁文表示尖的意思,形容本種的尖尾,合併起來為「尖尾的濱鷸」。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Calidris acuminata (Horsfield, 1821)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