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linago megala Swinhoe, 1861

綜合描述

雌雄鳥同型。頭頂黑褐色,中央及兩側有淡黃褐色縱紋,背黑色帶不規則的黃褐及紅褐色斑點,喉、頸土黃色,有褐色斑點,胸腹及尾下覆羽白色,翼下覆羽及腋有黑色橫紋。初級飛羽黑褐色,次級飛羽紅褐色,末端黑色,覆羽褐色,末端淡黃色,尾羽紅褐色有黑橫紋,有18至22枚。眼暗褐色,喙長、淡褐色尖端黑色,跗蹠相當長、綠至黃綠色。飛行時次級飛羽末端無白色橫帶,腳不伸出尾端。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Gallinago megala Swinh oe, 1861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繁殖於中亞、蒙古及西伯利亞,冬季遷移至南亞、中南半島及南洋群島。台灣位於本種主要的繁殖區及度冬區之間,於非繁殖季、遷移季零星出現於各地濕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Gallinago megala Swinh oe, 1861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為單型種,無亞種分化。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Gallinago megala Swinh oe, 1861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出現於河岸、沼澤、水田、溝渠、開闊草地等環境。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Gallinago megala Swinh oe, 1861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中田鷸在台灣是不普遍的過境鳥,主要的紀錄多半是在遷移季,冬季的紀錄較少。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Gallinago megala Swinh oe, 1861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以蚯蚓、昆蟲及陸生螺類及種籽為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Gallinago megala Swinh oe, 1861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晨昏或夜間單獨活動,外形、棲地均與田鷸極為類似,在野外不易分辨,需要觀察行為及外形的微小差異。驚起時飛行慢而沉重,只作短距離直線飛行即落下。驚飛時不發聲或是發出微弱的「嘎」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Gallinago megala Swinh oe, 1861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台灣沒有繁殖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Gallinago megala Swinh oe, 1861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根據Wetland International (2002)估計,中田鷸在亞洲地區的總數在2萬5千至10萬隻之間,而近年亞洲水鳥普查的最高數量為1998年的9隻 (Li & Mundkur 2004),出現在台灣的數量不多。本種在全球未受到生存威脅,劉小如、李欽國 (2002)對台灣海岸濕地水鳥的調查,沒有中田鷸的紀錄。而1997至2002年間冬季濕地的水鳥普查,本種在台灣被記錄到的數量也極少,僅在 1998年有3隻及1999年1隻的紀錄 (Li & Mundkur 2004)。中田鷸在台灣的紀錄有限,主要是因為本種的習性相當隱密,同時不易與族群較多的其它田鷸屬鳥種區分鑑別,有很多都是繫放作業或救傷時鑑別的紀錄。依據中華鳥會資料庫,王季新曾於1993至1995年4月遷移高峰,在台北松山機場持續十數天記錄到本種,最多一天可達18隻,依據上述資料,推測本種每年在台灣的總數約在數百隻之內。
在台灣屬一般類,本身及其棲地未受威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Gallinago megala Swinh oe, 1861 上次更新:2013-05-10

管理

列名於遷移性物種公約CMS名錄II,受到國際公約的保護。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Gallinago megala Swinh oe, 1861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Gallinago 為現代拉丁文田鷸的意思,gallina 拉丁文為母雞,可能指本屬鳥類身上黃褐斑點的羽色。megala 源於希臘文的 megalos,「大」的意思,形容本種較大的體型,合併起來為「大型的田鷸」。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Gallinago megala Swinh oe, 1861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