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nodromus semipalmatus (Blyth, 1848)

Limnodromus semipalmatus (Blyth, 1848) 半蹼鷸
半蹼鷸
海洋生物
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其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
近危(NT)
 iNaturalistWoRMS

綜合描述

雌雄鳥同型。成鳥的繁殖羽大部分呈褐色。頭頂、後頸及上背褐色,具有暗褐色縱斑。腰部淡褐,有褐色縱斑。尾上覆羽淡褐具褐色橫斑,尾羽具淡褐及暗褐色橫斑。頰、頸側及頸下至胸、腹部褐色,下腹部色淡,兩側具暗褐橫斑。翼覆羽暗褐色,內側覆羽白色。成鳥非繁殖羽及幼鳥的褐色部分不明顯,背面暗褐羽緣白色,腹面白色。眼暗褐色,喙黑色,跗蹠及趾為黑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nodromus semipalmatus (Blyth, 1848)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本種在俄羅斯西伯利亞、蒙古及中國大陸東北黑龍江高草原有不連續的繁殖區,非繁殖季出現在日本、北韓、南韓、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哈薩克、烏茲別克、孟加拉、斯里蘭卡、緬甸、泰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印尼、新幾內亞、澳洲、紐西蘭等。台灣零星出現於海岸濕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nodromus semipalmatus (Blyth, 1848)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先前被置於 P seudoscolopax 屬。本種尚無亞種分化,但有東方及西方2個繁殖族群,分別有不同的遷移路徑及度冬區,或許未來可能分出不同的亞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nodromus semipalmatus (Blyth, 1848)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主要在高草原及草原森林帶的大片淡水濕地繁殖,在非繁殖季則生活在隱密的海岸,特別是河口及潮間帶泥灘、潟池、潮溝及鹽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nodromus semipalmatus (Blyth, 1848)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半蹼鷸在台灣為稀有的過境鳥,春季過境較秋季過境穩定。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nodromus semipalmatus (Blyth, 1848)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棲息於淺水沼澤,常在淺灘、水坑邊積水的草叢中覓食。主要以昆蟲幼蟲及小蠕蟲為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nodromus semipalmatus (Blyth, 1848)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棲地的選擇偏向大面積的濕地或鹽田,沒有區域性分布的現象。會發出「切-切」聲,或是柔軟的「巧-哦」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nodromus semipalmatus (Blyth, 1848)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台灣沒有繁殖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nodromus semipalmatus (Blyth, 1848)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根據 Wetland International (2002)估計,半蹼鷸在亞洲地區的總數在2萬3千隻左右,而近年亞洲水鳥普查最高數量為2000年的466隻 (Li& Mundkur 2002),出現在台灣的數量不多。2001年對台灣海岸濕地水鳥進行調查(劉小如、李欽國 2002),發現僅在4月及8月有半蹼鷸的零星紀錄。而1997至2002年間冬季濕地的水鳥普查,本種在台灣僅2001年有1隻的紀錄 ( Li & Mundkur 2004 )。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nodromus semipalmatus (Blyth, 1848) 上次更新:2013-05-10

威脅

半蹼鷸列名全球受脅鳥種的「接近受脅」(NT)等級,主要是大面積的沿海濕地迅速消失,使其缺乏棲地。本種依賴少數的濕地度冬,特別是在蘇門答臘的Banyuasin三角洲,1988年估計約有1萬3千隻度冬,以及東爪哇的Ujung Pangkah,因此半蹼鷸在繁殖地及度冬區可能更容易受到棲地喪失、獵殺、污染及其它生存壓力的威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nodromus semipalmatus (Blyth, 1848) 上次更新:2013-05-10

法規

本種在台灣列為第三級其它應予保育類,受到法律的保護。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nodromus semipalmatus (Blyth, 1848) 上次更新:2013-05-10

管理

列名於遷移物種公約CMS名錄II,受到國際公約的保護。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nodromus semipalmatus (Blyth, 1848)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Limnodromus 為希臘文 Limne 「草澤」以及dromos「奔跑」的合併字,形容生活在草澤間。semipalmatus為拉丁文semi「半」和palmatus「掌部」的合併字,形容本種趾間部分有蹼。合併為「具半蹼生活在草澤的鷸」。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nodromus semipalmatus (Blyth, 1848)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