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雌雄鳥同型,有季節性變化。成鳥的繁殖羽大部分呈褐色。頭頂、後頸及上背暗褐色,具有暗褐色縱斑。背及上腰部白色,下腰及尾上覆羽有暗褐色橫紋。尾羽具白色及暗褐色橫斑。頰、頸側及頸下至胸、腹部栗色或白色,下腹部色淡,兩側具暗褐橫斑。次級飛羽末端及部分內側初級飛羽末端白色,翼覆羽灰褐色,翼下為淺色斑紋。成鳥非繁殖羽及幼鳥主要為灰褐色,背面暗褐羽緣淡色,腹面白色。喙筆直而長,基部一半為黃綠色,前端黑色;跗蹠及趾橄欖黃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nodromus scolopaceus (Say, 1823)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繁殖於西伯利亞東北及阿拉斯加西部,冬季主要遷移至北美洲南部及中美洲,少數沿西太平洋遷移至日本、中南半島及南洋群島。台灣冬季零星出現於河口濕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nodromus scolopaceus (Say, 1823)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為單型種,無亞種分化。本種曾被認為與 L. griseus 同種,目前則認為這兩種合成為超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nodromus scolopaceus (Say, 1823)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出現於淡水沼澤及海岸泥灘濕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nodromus scolopaceus (Say, 1823)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長嘴半蹼鷸在台灣為稀有的冬候鳥,每年10月至翌年4月零星出現。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nodromus scolopaceus (Say, 1823)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在淺水間漫步並以長喙垂直探入泥中覓食,有時整個頭沒入水中。攝取昆蟲、螺、蝦蟹及種籽為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nodromus scolopaceus (Say, 1823)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與其它鷸類混棲,單獨或小群活動,飛行時發出單聲或重複的尖銳「嘰」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nodromus scolopaceus (Say, 1823)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台灣沒有繁殖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nodromus scolopaceus (Say, 1823)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根據 Wetland International (2002)估計,長嘴半蹼鷸在亞洲地區的總數在50萬隻左右,主要是在西伯利亞北極圈附近繁殖的族群,而近年亞洲水鳥普查的最高數量為2000年的34隻(Li & Mundkur 2002),顯然大部分並不在亞洲度冬。本種在全球未受到生存威脅。長嘴半蹼鷸在台灣出現的數量很少,2001年的全台海岸主要濕地水鳥調查發現,本種在冬季月份記錄到1至4隻(劉小如、李欽國 2002)。而1997至2002年間冬季濕地的水鳥普查,本種在台灣的數量在1至9隻之間 ( Li &Mundkur 2004)。依據上述推測本種在台灣的度冬總數約不超過20隻。
長嘴半蹼鷸在台灣屬一般類,本身及其棲地未受威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nodromus scolopaceus (Say, 1823)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Limnodromus 為希臘文 Limne 「草澤」以及dromos「奔跑」的合併字,形容生活在草澤間。scolopaceus 為 scolopax「山鷸屬」與拉丁文 aceus「相似」的合併字,形容本種像山鷸的外形。合併為「像山鷸生活在草澤的鷸」。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Limnodromus scolopaceus (Say, 1823)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