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體長約17至19cm,雄鳥比雌鳥略小。雌鳥繁殖羽頭頂、臉頰及背部為石板黑色。眼上方有一白斑,眼後方經頸側至前胸為紅褐色。背部有橙黃色縱斑。腹面白色,胸側及脇部石板灰色。雄鳥色澤比雌鳥略黯淡。非繁殖羽背面灰黑色,腹面白色,有一明顯的過眼黑斑。喙黑色、細長。腳黑色,趾緣具瓣蹼。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halaropus lobat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繁殖於歐亞大陸及北美洲北端的北極圈,於熱帶地區的海洋上度冬,包括阿拉伯海、太平洋的菲律賓至美拉尼西亞海域、南美洲北部西邊的海域。台灣於過境期在本島與離島各濕地、水塘或是台灣四周海域皆可發現蹤跡。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halaropus lobat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屬在全世界只有3 種, 因外形與鷸科近似,因此一向被認為是涉禽(wader)的一員, 但因具有鷸科鳥類絕無僅有的瓣足, 也是唯一會游泳的鷸, 所以分類學家曾將本屬視為獨立的科, 即「瓣足鷸科」(Phalaropodidae),但現今已很少作者採用,多數作者視為鷸科的一員。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halaropus lobat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除了繁殖期在北極圈的苔原上棲息,其餘時間大多生活於海洋上,但遷移期也會短暫落腳於陸域的濕地與水塘。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halaropus lobat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紅領瓣足鷸在台灣為普遍的過境鳥,於每年的3至5月及8至10月常見,在陸域及海域皆可見,其它月份也偶有紀錄。具有完全遷移性而且為長程遷移者,生命週期中許多時間都在海上遷移。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halaropus lobat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以小型水生昆蟲、甲殼類、浮游生物為食。在陸域的水塘覓食時,會頗快速在水面兜小圈子游水,圈內形成小漩渦,再以嘴喙捕食被集中於漩渦中央的小動物。在海洋上也是浮游於海面,一邊游水一邊覓食,會利用天然湧流來捕食浮至水面的小動物。在海上成數十隻的小群共同覓食,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成群起飛變換位置,再落至海面它處繼續覓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halaropus lobat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群居性,常成數十隻至數百隻的群體,但在陸地上出現者通常落單或很小群。極度不怕人,可接近至1、2公尺仍繼續覓食。尖銳的「普哩、普哩」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halaropus lobat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台灣沒有繁殖紀錄。具有鳥類中特殊的雄鳥育雛制,繁殖初期由雌鳥建立領域並選擇雄鳥,但產卵後即離去,將全部孵卵及育雛的工作留給雄鳥。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halaropus lobat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根據 Wetland International (2006)估計,紅領瓣足鷸在全球的總數在360萬至460萬隻之間,而近年亞洲水鳥普查的最高數量為2000年的16隻 (Li & Mundkur 2004)。2001年對台灣海岸主要濕地水鳥進行調查發現,全台主要濕地本種數量最高的時間為4月份的460隻,1月、9月、11月及12月則無本種的紀錄(劉小如、李欽國 2002)。紅領瓣足鷸於春季過境時,有時會大群停棲於水田中,壓壞剛插不久的秧苗,引起農人不悅,早年在宜蘭縣曾發生農人用網大量捕捉的案例(余遠猛1984)。近年保育觀念日益普及,這樣的情形已很少聽聞,並無受脅或相關保育問題。
在國內非保育類,國際上亦無特別的保育措施。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halaropus lobat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Phalaropus源於希臘文phalaris,意指「白冠雞」;pous 希臘文意指「腳」。 lobatus 拉丁文意指「葉狀的」。學名全意為「腳如白冠雞般有葉狀蹼的鳥」。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halaropus lobatu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