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與鸕鷀相當近似,在野外不容易辨認。成鳥全身羽毛大致為黑色,帶有灰紫或藍色的金屬光澤,但翼上覆羽和肩羽為黑綠色,帶有黑色羽緣。上喙灰黑色,尖端向下彎鉤,下喙灰白色,眼先為淡黃色或淡橘色,眼為碧綠色,眼下無毛為黃色皮膚,具有黃色裸露喉囊,嘴裂下的喉囊線形,向前斜伸至下喙基與裸皮交接處,喉部羽毛為白色,翅形圓而短,尾巴呈長楔形,由14根尖硬的尾羽構成,腳為黑色,趾間具有全蹼。在前繁殖羽,頭、頸及上胸具有大塊的白色纖羽,並掩蓋其下的黑色短羽,同時上腿部有大塊白色羽毛。亞成鳥的背面羽色為褐色,帶有黑色的金屬光澤,胸部及腹部為白色,與鸕鷀亞成鳥相比,其白色部分較白、較大,而且與黑色背面的界線更為明顯。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halacrocorax capillat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8)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分布侷限於東亞。繁殖地以日本海周邊海岸或小島為主,包括日本、庫頁島南部、俄羅斯的遠東地區、朝鮮半島等地。度冬地區除繁殖地之外,尚包括中國東部海岸、琉球群島及臺灣。臺灣偶見於北部沿海。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halacrocorax capillat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8)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為單型種,並無亞種分化。其親緣關係與鸕鷀(P. carbo)最為相近,共同組成一個超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halacrocorax capillat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8)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海洋性鳥類,除了會在遷移季節偶爾出現於內陸淡水域外,其餘多半都是在沿岸的峭壁、小島或礁岩上棲息。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halacrocorax capillat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8)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丹氏鸕鷀在臺灣屬於稀有的冬候鳥。於每年11月至隔年3月在台北縣金山鄉燭台嶼可見到至少十幾隻的穩定族群。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halacrocorax capillat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8)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覓食地點是沿岸海域,覓食方式主要是潛水追捕。以魚類為主要食物。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halacrocorax capillat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8)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在非繁殖季時不常聽到其叫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halacrocorax capillat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8)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臺灣沒有繁殖紀錄。根據在日本的研究資料,丹氏鸕鷀一年只孵一窩,一般於5月至7月之間產卵,築巢在海岸岩壁上,會集體營巢。一窩產4至5枚卵,孵卵期約為34天,雄鳥與雌鳥共同孵卵,雛鳥孵出後約40天後可飛。一般需要3至4年的時間才會達到性成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halacrocorax capillat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8)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雖然丹氏鸕鷀在1940年代及1950年代曾遭受大規模獵殺,不過目前在其主要分布範圍內並無重大威脅。依據1990年代的資料,全球的族群數量約為2萬隻。丹氏鸕鷀在臺灣可於北部的近海礁岩上發現,數量稀少,但是冬季時穩定可見,並無重大威脅。
屬一般類,並未列名受脅及保育鳥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halacrocorax capillat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8)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Phalacrocorax 是拉丁文對鸕鷀的稱呼,原意是希臘文「禿鴉」的意思,應是指其羽色偏黑、但臉部裸露無毛的特徵。capillatus 是拉丁文「頭部多毛的」意思,應是指其繁殖羽在頭部具有許多白色纖羽的特徵。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Phalacrocorax capillat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8)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