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conia nigra (Linnaeus, 1758)

黑鸛
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無危(LC)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受脅評估指標 CITES附錄二:族群數量稀少須有效管制CITES附錄二:族群數量稀少須有效管制
 iNaturalist

綜合描述

體長約100cm。全身上半部包括頭、頸、背面、翼及尾黑色帶有綠紫色閃亮光澤。眼褐色,周圍有一小圈紅色裸皮。腹部、脇部覆羽及尾下覆羽白色。喙紅色,長直而尖。腳紅色,甚長。飛行時腹面的黑白對比明顯。未成鳥的頭、頸及背面為褐色,喙及腳為灰綠色,隨著年齡逐漸轉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Ciconia nigr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繁殖區域廣布於歐亞大陸中北部(北緯40至60度之間)。於非洲中部與東部、印度次大陸北部、中南半島北部、中國東南部等地區度冬。此外,於西班牙西南部及非洲南部有稀疏的留鳥族群。台灣為稀有的冬候鳥,於全台多處沿海濕地都有發現紀錄,包括北海岸、台北關渡、台北貢寮、宜蘭蘭陽平原、彰化漢寶、嘉義鰲鼓、台南四草、屏東龍鑾潭、花蓮溪口等。離島澎湖也曾有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Ciconia nigr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是鸛屬7種當中分布最廣的一種,為單型種,並無亞種分化。體型甚大而且形態獨特,沒有任何近似種,其分類地位單純明確。林奈氏於1758年首度命名時,將本種與鷺科鳥類視為同類,但其後Brisson將本種另立一屬,以示本種有別於鷺科鳥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Ciconia nigr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非繁殖期時大多單獨生活,棲息於平原與濕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Ciconia nigr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黑鸛在台灣為稀有的過境鳥。本種多數族群具有很強的遷移性,而且遷移路徑相當穩定。台灣並不位於其主要的遷移路徑上,所看到的黑鸛大多為稀有、不規律的度冬個體及過境個體,並不是每年都有發現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Ciconia nigr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覓食於河川、湖泊、水田、池沼等濕地的淺灘地帶或沿著溪流兩岸,偶爾會至草地,夜棲於樹上。肉食性,以魚類為主食,新疆一處繁殖期的食性調查顯示,魚類所佔的比例高達95%(馬鳴等 1991)。也經常捕食蛙類,還會取食螺類、蟹類、爬蟲類、昆蟲、小型鼠類、鳥類等多種小動物。以定點埋伏或緩緩行走移動的方式在地面或水濱獵食,等待魚類或其它獵物接近時,再以嘴喙突襲,以喙刺擊獵物或直接夾擊後吞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Ciconia nigr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會避開多樹林或廣大的水域,也會盡量避開人纇。多數時間在地面活動,性機警,受驚嚇時才會高飛。遷移時單獨或成數隻的小群,以盤旋與滑翔方式前進,有時會在高空與猛禽共同盤旋遷移。性溫馴,被圈養的個體通常可存活很久。從不鳴叫,但受驚嚇時會發出「咖咖咖」的擊喙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Ciconia nigr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台灣沒有繁殖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Ciconia nigr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黑鸛的全球族群數量估計有2萬4千至4萬4千隻(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09)。黑鸛在台灣為數量稀少的候鳥,但因出現的時地並不規律,而且多數紀錄僅為短暫出現,並無受脅或相關的保育問題。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Ciconia nigr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法規

在國內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列為第二級珍貴稀有的保育類野生動物。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Ciconia nigr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管理

國際上華盛頓公約(CITES)列入附錄II;國際鳥盟及IUCN紅皮書並未列為受脅鳥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Ciconia nigr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Ciconia 拉丁文的意思為「鸛」;niger 拉丁文意思為「黑色的」。全名之意為「黑色的鸛」。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Ciconia nigr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