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astur indicus (J. F. Gmelin, 1788)

Butastur indicus (J. F. Gmelin, 1788) 灰面鵟鷹
Butastur indicus (J. F. Gmelin, 1788) 灰面鵟鷹
灰面鵟鷹
灰面鷲
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無危(LC)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受脅評估指標 CITES附錄二:族群數量稀少須有效管制CITES附錄二:族群數量稀少須有效管制
 iNaturalist

綜合描述

體長43至47cm。頭部灰褐色,臉鼠灰色,後枕有若干白斑。有白色眉線,雄鳥眉線較細或沒有眉線,雌鳥的眉線較粗而明顯。蠟膜黃色,眼金黃色。頸側、背面及雙翼褐色略偏栗紅,尾上覆羽褐色綴有若干白斑,似新月形,但有些個體不明顯。喉白,有一道褐色粗喉央線。腹面及脛羽密布褐色橫紋,老熟雄鳥胸部呈整片褐色,雌鳥則交雜較多鱗狀白斑。尾下覆羽米白色。尾灰褐色,有3至4道深色橫帶,末端帶最粗黑,最外側尾羽橫帶不明顯。幼鳥前額至頭頂色淡,具細縱紋,眉線米黃色粗而明顯,眼暗褐色。背部羽緣有較多淺色斑。腹面密布深色縱紋,部常有若干橫斑。喙黑色。腳黃色。本種在日本有一罕見的暗色型,全身皆為暗褐色,包括翼下覆羽,僅飛羽及尾羽同一般型。以往在臺灣並無明確紀錄,但2008年3月在屏東已有首筆具有影像證據的紀錄(洪煜鈞 2009)。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tastur indicus (Gmelin, 1788)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繁殖於東北亞,包括中國東北、俄羅斯遠東地區、朝鮮半島北部、日本。度冬於琉球群島南部、華南、中南半島、臺灣、菲律賓、印尼群島。臺灣主要為過境鳥,過境期於全島多處可見,離島亦皆可見。冬候鳥數量很少,主要散佈於恆春半島。北海岸、東北角及宜蘭偶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tastur indicus (Gmelin, 1788)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為單型種,無亞種分化,是鵟鷹屬的4種成員當中唯一分布於東北亞的種類,鄰近地區並無相似的同類,分類地位單純明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tastur indicus (Gmelin, 1788)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在原繁殖地棲息於針闊葉混合林及闊葉林。過境期間有年復一年固定的夜棲地點,秋季最知名者為屏東滿州,春季則為彰化八卦山區,偏好內部地面空曠的樹林,尤其喜歡椰子園、檳榔園、竹林、相思樹、龍眼樹等,不喜歡濃密的天然林。喜停棲於上述樹種頂端或接近頂端的軟葉或細枝條上,隨風擺動,不似一般猛禽偏好堅固的粗枝。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tastur indicus (Gmelin, 1788)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灰面鵟鷹屬於完全遷移性,自東北亞遷徙至東南亞度冬。遷移過程中對於遷移路線及夜棲地皆具有高度的忠誠性,年間的變動很小。灰面鵟鷹在臺灣為普遍的過境鳥及稀有的冬候鳥。過境鳥部分,近5年來秋季過境墾丁的數量約為23,000隻至43,500隻,高峰期在10月中旬;春季過境八卦山的數量約為14,000至20,000隻,過境期為3月中下旬,高峰期在春分前後,成鳥過境先於亞成鳥。春季在台北觀音山見到的過境數量遠少於中部,但過境期甚長,至5月下旬仍然可見。孫元勳及陳韻如以氣象雷達資料分析2005年春季鷹群北返的路徑,發現本種自恆春半島往北的路線有多種,有半數沿嘉南平原北上,另近半數則沿平原東側的淺山北進,而通過中部的鷹群只有約三分之一會通過八卦山的調查點,更有少數鷹群自巴士海峽或自高雄出海直接飛至澎湖再抵大陸,未經過臺灣中北部。飛行平均高度為406公尺、平均速度為39.75公里/時(陳韻如2005)。為解答過境臺灣的灰面鵟鷹南下至何處度冬,以及返回何處繁殖之謎,國內研究者自2007年開始進行衛星追蹤研究,其中台灣猛禽研究會於2008秋季及2009年春季共繫放5隻個體,結果得知2008年冬季有3隻個體在菲律賓的3個不同地區度冬;2009年春季有3隻個體返回中韓邊境附近繁殖,2009年秋季這3隻個體皆經由朝鮮半島南端渡海至中國東岸,南下至東南沿海時再渡海來台,再經由墾丁南下菲律賓度冬,目前該追蹤計畫仍持續進行中(台灣猛禽研究會 2009)。在冬候鳥部分,唯一的數據資料為1989年冬季在墾丁地區所做的調查,共記錄到48隻(劉小如 1991),但近年墾丁的度冬族群已明顯減少。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tastur indicus (Gmelin, 1788)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以蛙類、蜥蜴、小蛇、大型昆蟲等冷血動物為主,偶食小鼠、蟹類。停棲於枝頭定點,向下俯衝襲擊地面的小動物。在臺灣過境期間或度冬期間常見捕食大蝗。秋季初抵屏東滿州的過境鷹群會集體降落至溪邊喝水。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tastur indicus (Gmelin, 1788)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度冬的族群常成2、3隻的小群在近海的谷地內度冬,在樹林旁的開墾農地、草地覓食。也會至完全沒有大樹的草地上覓食。具有相當好的御風能力,吃飽後的個體經常在空中迎風玩耍。典型的鳴聲為「伊咦~」二聲,第一聲短促,第二聲拖長。春季遷移時較秋季遷移常鳴叫。停棲休息的群體若受到驚嚇也會鳴叫示警。度冬者自2月起經常鳴叫。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tastur indicus (Gmelin, 1788)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臺灣沒有繁殖紀錄。在中國東北吉林省營巢於落葉松林、於4月下旬產卵,每窩產4枚卵,由雌鳥抱卵,孵化需32至33天,親鳥共同育雛,幼鳥於35至37日齡時離巢。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tastur indicus (Gmelin, 1788)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灰面鵟鷹因為過境期間會年復一年使用固定的夜棲地,而且遷移的數量十分龐大,早年夜棲地的當地居民視為是上天賜予的獵物,捕捉作為食物,其中八卦山以鳥仔踏陷阱捕捉,滿州鄉居民則於夜間用箭或槍射殺。1970年代曾因日本標本商人來台大量收購灰面鵟鷹518 皮毛,使滿州地區原本小規模的農閒打獵變成大規模的殺戮,其後因台日雙方保育人士的努力,使標本貿易完全終止。八卦山的獵捕情形已於1990年代完全消弭,滿州鄉一帶的獵捕情形多年來已大為改善,但近年仍有零星盜獵發生。灰面鵟鷹是臺灣的過境鳥類當中極少數遭人類大規模獵捕的種類,此項威脅仍需持續關注以期完全消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tastur indicus (Gmelin, 1788) 上次更新:2013-05-10

威脅

國際鳥盟及IUCN 紅皮書並未列為受脅鳥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tastur indicus (Gmelin, 1788) 上次更新:2013-05-10

法規

灰面鵟鷹在國內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包含於隼形目)列為第二級珍貴稀有的保育類野生動物。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tastur indicus (Gmelin, 1788) 上次更新:2013-05-10

管理

在國際上受華盛頓公約(CITES)保護,整個隼形目均列入附錄II;國際鳥盟及IUCN 紅皮書並未列為受脅鳥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tastur indicus (Gmelin, 1788)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buteo 拉丁文意指「鵟」;astur 拉丁文意指「鷹」。indicus 拉丁文意指「印度的」。學名全意為「印度的鵟鷹」。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Butastur indicus (Gmelin, 1788)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