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thya fuligula (Linnaeus, 1758)

Aythya fuligula (Linnaeus, 1758) 鳳頭潛鴨
Aythya fuligula (Linnaeus, 1758) 鳳頭潛鴨
Aythya fuligula (Linnaeus, 1758) 鳳頭潛鴨

綜合描述

雌雄鳥的體色相異。雄鳥頭、頸黑色,帶有紫色閃亮光澤,頭後羽冠延長下垂。體背及翼上覆羽黑色,尾黑色。胸黑色,腹面白色,下腹略帶灰色,尾下覆羽黑色。初級飛羽及外側次級飛羽由外緣黑褐轉為內部白色,形成白色翼鏡。雌鳥頭、頸、上胸及背面黑褐色,腹面淡灰褐色至灰白色,無明顯羽冠,有些尾下覆羽白色或是嘴基有白斑。眼黃色,喙鉛灰色,尖端黑色,跗蹠及趾鉛灰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ythya fuligu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主要繁殖於歐亞大陸的寒帶地區,東亞族群在冬季遷移至日本、朝鮮半島中國東部及菲律賓。台灣主要分布於屏東龍鑾潭、蘭陽平原、桃園埤塘等深水環境,其餘濕地也有零星分布。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ythya fuligu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為單型種,無亞種分化。分布於紐西蘭的 A. novaeseelandiae 及美洲的 A. collaris與本種親緣最接近,合組成超種。常有本種與Aythya 屬的其它鳥種雜交的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ythya fuligu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出現於大型草澤、水庫、湖泊、魚塭及寬闊河流。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ythya fuligu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鳳頭潛鴨在台灣是普遍的冬候鳥,主要度冬期為每年11月至翌年3月。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ythya fuligu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食物以螺貝為主,兼食水生植物種籽及嫩葉、蝦蟹及水生昆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ythya fuligu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群聚性強,常大群棲息在深水處隨波漂浮,白天活動,以潛水的方式覓食,自水面飛起需要助跑,常將白色腹部上翻躺於水面理羽。相當安靜,繁殖季雄鳥會發出低哨音。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ythya fuligu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台灣沒有繁殖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ythya fuligu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鳳頭潛鴨在全球的分布十分普遍。根據Wetland International (2002)估計,本種在亞洲地區的總數約為50萬至100萬隻之間,而近年亞洲水鳥普查的最高數量為2001年的160,280隻(Li & Mundkur 2004),台灣的族群佔有亞洲族群的比例不高。鳳頭潛鴨在台灣的分布集中在幾個地點,其餘地區數量零星。劉小如、李欽國(2002)對台灣海岸濕地水鳥調查發現,全台主要濕地裡鳳頭潛鴨數量最高的時間為12月份的1,738隻,僅6月份沒有本種的紀錄。另於1997至2002年間冬季濕地水鳥的普查,本種在台灣的數量在1,374至1,970隻之間 (Li & Mundkur 2004)。
鳳頭潛鴨在台灣屬一般類,並未列名受脅及保育鳥種,本身及其棲息環境並未受到重大威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ythya fuligu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威脅

不過棲息環境依然面臨土地開發案的潛在性威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ythya fuligu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管理

列名於遷移性物種公約CMS名錄II。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ythya fuligu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Aythya 源於希臘文的 aithulia,指一種海鳥,亞里斯多德曾提及但無深入的說明。fuligula 源於拉丁文的 fuligo 煤煙以及 gula 喉部,合併起來就是「煙灰色喉部的海鳥」。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ythya fuligu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