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thya ferina (Linnaeus, 1758)

Aythya ferina (Linnaeus, 1758) 紅頭潛鴨
Aythya ferina (Linnaeus, 1758) 紅頭潛鴨
Aythya ferina (Linnaeus, 1758) 紅頭潛鴨
Aythya ferina (Linnaeus, 1758) 紅頭潛鴨
紅頭潛鴨
磯雁
海洋生物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受脅評估指標 易危(VU)易危(VU)
 iNaturalistWoRMS

綜合描述

雌雄鳥的羽色相異。雄鳥的繁殖羽頭部栗紅色,頭頂具弧度隆起,背、肩部灰白色有細密花紋,尾上覆羽黑色。翼覆羽灰褐色,飛羽灰褐色,尖端暗褐色。前頸栗紅色,下頸、胸黑褐色,腹淡灰色有細橫斑,尾下覆羽黑褐色。眼紅色,喙藍灰色,跗蹠及趾鉛灰色。雌鳥頭、頸褐色,上背灰褐,腰及尾上覆羽暗褐色。翼覆羽及初級飛羽灰褐,頦、喉棕白色,胸褐色,腹、脇褐灰色,尾下覆羽暗褐色。眼黑色,喙藍灰色,跗蹠及趾鉛灰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ythya ferin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主要於歐洲及亞洲的蒙古繁殖,東亞族群在冬季遷移至日本、朝鮮半島及中國南方。台灣零星出現於海岸河口濕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ythya ferin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為單型種,無亞種分化。本種與 A.valisineria 合組為超種, 與 Aythya 屬其它種及Amazonetta brasiliensis,在圈養中會產下雜交後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ythya ferin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棲息於河口、草澤、魚塭及湖泊等淡水環境。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ythya ferin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紅頭潛鴨在台灣是稀有的冬候鳥,每年10月至翌年3月少量出現。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ythya ferin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以潛水覓食為主,有時也會將頭潛入水中採食。採食水生植物的種籽、根、莖及葉,也會攝取昆蟲、螺貝及小魚。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ythya ferin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性羞怯機警,白天喜愛與同類群聚,一起在水面棲息,晨昏則混於其它鴨群中活動,受到干擾時雌鳥會發出「喀」聲。雄鳥在繁殖季發出小聲的哨音。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ythya ferin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台灣沒有繁殖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ythya ferin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根據Wetland International (2002) 估計,紅頭潛鴨在全球的總數約為240萬至280萬隻之間,而近年亞洲水鳥普查最高數量為2001年的151,312隻 (Li & Mundkur 2002),台灣的族群佔亞洲族群的比例甚低。劉小如、李欽國 (2002) 對台灣海岸濕地水鳥調查發現,全台主要濕地裡紅頭潛鴨數量最多的時間為12月份的13隻。而1997至2002年間冬季濕地水鳥的普查,本種在台灣的數量在3至71隻之間 (Li & Mundkur 2004)。
紅頭潛鴨在台灣屬一般類,本身及其棲地均未受威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ythya ferin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管理

本種在全球未受生存威脅,列名遷移性物種公約CMS名錄II。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ythya ferin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Aythya 源於希臘文的 aithulia,指一種海鳥,亞里斯多德曾提及但無深入的說明,後來用於潛鴨屬。ferina 源於拉丁文 ferinus 獵物的意思。紅頭潛鴨因為肉質鮮美,早年在歐洲是最受歡迎的狩獵目標,合併起來則為「當作獵物的海鳥」。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ythya ferin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