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雌雄鳥體色相異。雄鳥頭部深栗色,前額有一白點,眼後黑色線,頭側、頸側和冠羽具輝綠光澤,喉及前頸白色有一黑色橫帶;背、腰、胸部灰白色雜有褐色細紋,尾上覆羽有灰色及黑色的細紋。初級飛羽暗褐色,翼鏡暗綠色,前後緣白色,尾羽黑色,三級飛羽延長呈鐮刀狀;胸、腹部白色密布鱗狀褐斑;尾側覆羽淡黃色,尾下覆羽黑色。雌鳥背面暗褐色,羽緣淡色,胸部有褐色鱗斑,腹黃白色有淡褐斑點,初級飛羽淡褐色翼鏡墨綠色,上緣白色。眼褐色,喙灰色,跗蹠及趾灰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nas falcata Georgi, 1775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主要在西伯利亞東部、蒙古及中國東北等地繁殖,冬季遷移至日本、朝鮮半島及中國東部。台灣零星出現於各地濕地,以蘭陽平原的紀錄較 多。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nas falcata Georgi, 1775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為單型種,尚無亞種分化。本種有時被單獨置於 Eunetta 屬。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nas falcata Georgi, 1775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出現於河口、池塘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nas falcata Georgi, 1775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羅紋鴨在台灣是稀有的冬候鳥,以金門島較為常見,每年11月至翌年4月間可以發現其蹤影。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nas falcata Georgi, 1775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取食浮游生物、嫩草及穀物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nas falcata Georgi, 1775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喜在水生植物茂密處成對或小群活動,常混於其它水鴨間,浮游水面以嘴喙在水中濾食,也會以尾上翹、頭探入水中的姿勢採食,有時會在岸邊採食,羞怯而機警,可快速自水面飛起,飛行快速。在度冬區很安靜,繁殖期雄鳥會發出低哨音,雌鳥則會發出粗啞的呱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nas falcata Georgi, 1775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台灣沒有繁殖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nas falcata Georgi, 1775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羅紋鴨全球分布十分普遍。根據 WetlandInternational (2002) 估計,本種在亞洲地區的總數約為3萬5千隻,而近年亞洲水鳥普查的最高數量為1998年的3,610隻 (Li & Mundkur2004),台灣的族群在亞洲族群中並不顯著。羅紋鴨在台灣的數量稀少。劉小如、李欽國 (2002) 對台灣海岸濕地水鳥調查並無本種的紀錄。而1997至2002年間冬季濕地水鳥普查,本種在台灣的數量在7至273隻間 (Li &Mundkur 2004)。
羅紋鴨在台灣屬一般類,並未列名受脅及保育鳥種,本身及其棲息環境並未受到重大威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nas falcata Georgi, 1775 上次更新:2013-05-10

管理

列名於遷移性物種公約CMS名錄II。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nas falcata Georgi, 1775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Anas 拉丁文為鴨的意思,falcata 源於拉丁文的falcatus,鐮刀狀的意思,形容本種雄鳥鐮刀狀的肩羽。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nas falcata Georgi, 1775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