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ydromus sauteri Van Denburgh, 1909

Takydromus sauteri Van Denburgh, 1909 梭德氏草蜥
Takydromus sauteri Van Denburgh, 1909 梭德氏草蜥
Takydromus sauteri Van Denburgh, 1909 梭德氏草蜥
Takydromus sauteri Van Denburgh, 1909 梭德氏草蜥
梭德氏草蜥
南台草蜥,梭德氏舅母蛇,南臺草蜥
臺灣特有
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其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
近危(NT)
 iNaturalist

綜合描述

台灣特有種,分布在花蓮、台東、屏東、高雄等四個東部與南部的縣市。鱗片粗糙、形狀纖瘦細長的小型蜥蜴,成體吻肛長大約6到7公分,尾極長,可達吻肛長的4倍以上,斷尾過後的個體尾長略短。雌蜥全身翠綠色,雄蜥則略帶有褐色色澤。腹部顏色由乳白色、淡黃色至鵝黃色。雌蜥體型通常較雄蜥略大,也是台灣同屬蜥蜴之中唯二雌蜥大於雄蜥的物種(另一種為台灣草蜥)。具有一對鼠蹊孔(femoral pores)與四對頦下鱗(chin shields),腹部鱗片具有稜脊。纖長的尾部具有優異的纏繞能力,經常在老熟的芒草叢中以「游泳」方式潛行,甚少下到地面活動。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sauteri Van Denburgh, 1909 上次更新:2018-01-10
其他來源內容
梭德氏草蜥是體長可成長至6公分,最大全長可達30公分的蜥蜴。一般僅具有一對鼠蹊孔的梭德氏草蜥,是雌雄外型二型性明顯的蜥蜴。雄性個體體背除了前半部帶著綠色外,其他部分盡是褐色,有時甚至身體背面全為褐色而無綠色的部分,腹面則為黃色;而雌性蜥蜴除了體背均為綠色,腹面呈現帶有綠色調的白色外,體型也較雄蜥為大。採卵生方式生殖的梭德氏草蜥,每次可以產下卵4到11枚。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王緒昂 資料提供:王緒昂 來源學名:Takydromus sauteri Van Denburgh, 1909 上次更新:2013-11-06

分布

台灣特有種,分布於台灣東部(花蓮縣與台東縣)與南部(屏東縣與高雄縣)。和平林道曾有捕捉,是目前所知最北的一筆分布紀錄。離島地區分布於蘭嶼,當地的數量非常普遍。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sauteri Van Denburgh, 1909 上次更新:2018-01-10
其他來源內容
梭德氏草蜥是臺灣特有種蜥蜴,分布於1500公尺以下之低海拔山區,主要分布區為臺灣本島南部及蘭嶼。但是,在南投與花蓮也有零星的發現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王緒昂 資料提供:王緒昂 來源學名:Takydromus sauteri Van Denburgh, 1909 上次更新:2013-11-06

外觀相似性

與台灣其他的草蜥相較,梭德氏草蜥有四對頦下鱗,可由此與所有其他都是三對頦下鱗的草蜥區分(台灣只有古氏草蜥也是四對)。一對鼠蹊孔,可由此與三至五對鼠蹊孔的古氏草蜥,與二對鼠蹊孔的翠斑草蜥、鹿野草蜥、台灣草蜥、雪山草蜥區分。腹部鱗片有稜,可由此與腹部鱗片平滑的雪山草蜥和古氏草蜥區分。本物種的尾極長,可達吻肛長的四倍以上;且母蜥全身顏色翠綠;若碰到尾部完整的個體,非常容易鑑別。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sauteri Van Denburgh, 1909 上次更新:2018-01-10

棲地

在蘭嶼廣泛分布於各類型的草生地,也會在稀疏的林緣出現。在台灣的分布似乎與鹿野草蜥發生強烈的競爭與生態替換(character displacement),與鹿野草蜥共域出現,但是特別邊好森林邊緣或特別老熟的大型芒草叢。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sauteri Van Denburgh, 1909 上次更新:2018-01-10
其他來源內容
梭德氏草蜥主要棲息於森林邊緣的芒草區,白天常在芒草叢中活動,夜晚也會在芒草葉或其他植物上休息。日行性的梭德氏草蜥,主要以捕捉昆蟲或是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梭德氏草蜥生性機警,當遭遇天敵捕捉或觸碰時,常會有自割尾部的行為,藉著分散捕食者的注意而達到逃跑的目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王緒昂 資料提供:王緒昂 來源學名:Takydromus sauteri Van Denburgh, 1909 上次更新:2013-11-06

取食策略

以小型節肢動物為主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sauteri Van Denburgh, 1909 上次更新:2018-01-10

繁衍

雌蜥與雄蜥具體色二型性,在繁殖上的意義尚待研究。雌蜥通常體型大於雄蜥,是台灣唯二雌蜥大於雄蜥的草蜥(另一種是台灣草蜥)。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sauteri Van Denburgh, 1909 上次更新:2018-01-10

演化

本物種與廣布於中國西南地區的峨嵋草蜥(T. intermedius)、琉球中部的翡翠草蜥(T. smaragdinus)共同形成一個單系群(Lin et al., 2002;Ota et al., 2002;Lue and Lin, 2008;Tseng et al., 2015)。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sauteri Van Denburgh, 1909 上次更新:2018-01-10

保育狀態

本物種的全球分布僅限於台灣東部,分布範圍狹隘,且在分布範圍之內的族群密度並不高。但是並無立即的生存危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sauteri Van Denburgh, 1909 上次更新:2018-01-10

趨勢

目前在分布範圍內的族群數量穩定。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sauteri Van Denburgh, 1909 上次更新:2018-01-10

威脅

本物種可能與共域的鹿野草蜥和蓬萊草蜥有生態上的競爭,只有在蘭嶼島上形成穩定的族群。該地區須慎防鹿野草蜥的入侵。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sauteri Van Denburgh, 1909 上次更新:2018-01-10

法規

在台灣為其他應予保育(III)的保育類野生動物。IUCN未登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sauteri Van Denburgh, 1909 上次更新:2018-01-10

管理

本物種經常利用開墾後的森林邊緣與人為干擾過後的草生地環境,因此可視為植被干擾過後的指標物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sauteri Van Denburgh, 1909 上次更新:2018-01-10

備註

本物種由美籍動物學者John Van Denburgh(1872 – 1924)於1909年命名,學名用以表彰德裔動物學者Hans Sauter(1871 – 1942)的貢獻。
模式標本存放於美國加州科學院。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林思民 資料提供:林思民 來源學名:Takydromus sauteri Van Denburgh, 1909 上次更新:2018-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