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lonia mydas (Linnaeus, 1758)

Chelonia mydas (Linnaeus, 1758) 綠蠵龜
Chelonia mydas (Linnaeus, 1758) 綠蠵龜
綠蠵龜
石龜,黑龜,菜龜,綠海龜,海龜
海洋生物
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瀕臨絕種野生動物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受脅評估指標 瀕危(EN)瀕危(EN)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受脅評估指標 CITES附錄一:有滅種威脅須嚴格管制CITES附錄一:有滅種威脅須嚴格管制
 iNaturalistWoRMS

綜合描述

因其脂肪呈綠色,故俗稱海龜、綠海龜、黑龜、石龜,英名Green sea turtle。前額鱗1對,背甲長可達153公分,體重超過100公斤以上,頭部的前額鱗僅有1對。背甲中央有5片盾板,兩側各具有4片盾板,前肢有1對爪,背甲的盾板上有間雜黃、棕、綠等顏色放射狀花紋,有些則呈墨綠色至灰黑色,腹甲為白色或黃白色。成熟後的公龜的尾巴長約背甲的一半,而母龜一般不會超過背甲後緣。
綠蠵龜常在海草和海藻繁生的海域覓食,成龜多以海草、海藻、海綿及海底沙泥底質中的無脊椎動物為食,孵化初期的幼龜階段為雜食性,但以肉食為主。成龜體內脂肪累積了許多綠色的色素,呈現淡綠色,也因而得名。大多的時間都在海中生活,但必須回到水溫逾攝氏25度的沙灘上產卵以繁育後代。由於牠用肺呼吸,於海中的潛水深度極限約一、兩百公尺,大多集中於0至50公尺深的水域。成龜約需20至30年才會達到性成熟,平均約隔2到4年才會進行迴游與交配,絕大部分綠蠵龜會回到原來的棲地進行繁衍。在臺灣附近海域,綠蠵龜是唯一仍可發現有上岸產卵的海龜,其交配期約為每年的春季,而以夏季滿潮的夜晚為產卵的高峰期。大多母龜一季會上岸產下3到7窩卵,每窩約有100粒卵。綠蠵龜的性別取決於卵孵化期第3至5週的沙溫,其一半雄性的中樞溫度介於28.0至30.3℃之間,當性別決定期溫度高於中樞溫度時,孵化出的均為雌龜。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Chelonia myda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4-06-16

分布

本種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熱帶及亞熱帶海域,以熱帶及亞熱帶之太平洋與印度洋水域為主。以往臺灣各地的沙岸雖有上岸產卵的記錄,惟近幾十年來因濫捕的關係,各海域已不常見,僅剩澎湖的望安島為臺灣地區目前僅存較穩定的產卵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Chelonia myda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4-06-16

棲地

除了上岸產卵外,終其一生都棲息海中,主要是在靠近洋流邊緣且接近岸邊的大陸棚海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Chelonia myda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4-06-16

保育狀態

綠蠵龜已瀕臨絕種,全世界僅剩下約20萬頭產卵母龜,為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在人為干擾方面,產卵棲地的破壞包括騷擾產卵母龜、不當挖掘龜卵、捕捉小海龜及不當的建設開發、挖取沙灘沙石移作他用、岸上燈光設置;在海洋棲地的人為危害主要是不當漁法所造成海龜混獲問題嚴重,其次是非法的漁撈如炸魚及毒魚,還有海洋的污染而使牠感染治癒機會極低的纖維狀乳凸瘤。在澎湖的望安島已於1995年已經設立了產卵棲地保護區,後來還設立了綠蠵龜觀光保育中心,進行保育與教育工作。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Chelonia mydas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4-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