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etmochelys imbricata Conant, 1991

Eretmochelys imbricata Conant, 1991 玳瑁
Eretmochelys imbricata Conant, 1991 玳瑁
玳瑁
毒瑁,鷹嘴海龜
海洋生物
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瀕臨絕種野生動物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受脅評估指標 極危(CR)極危(CR)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受脅評估指標 CITES附錄一:有滅種威脅須嚴格管制CITES附錄一:有滅種威脅須嚴格管制
 iNaturalistWoRMS

綜合描述

嘴呈鷹喙狀,故俗稱鷹嘴海龜,英名Hawksbill sea turtle,又稱瑇瑁、蝳蝐、瑇玳、文甲、明玳瑁、千年龜,簡稱玳。身體扁平,具有保護性的背甲以及適於划水的槳狀鰭足。一般雌性成龜體長為60至80公分,雄性體長相若,體型較大者可達1公尺,而體型最大者甚至可達1.7公尺,重達210公斤。前額鱗2對,呈深紅棕色或黑色,鼻孔離嘴較近,吻側內收扁平。背甲平滑亮澤,年輕時腹甲呈心形,成熟後變長,脊棱明顯,幼龜背具3縱棱,兩側各具有4片鋸齒般的緣盾,但隨著成長,重疊的部分會逐漸縮小。椎盾和肋盾加起來是13塊盾片,組成了背甲的主體,故俗稱十三鯪龜、十三鱗、十三棱龜。前肢有2對爪,,後鰭足端各有1爪,前足大,較窄長,後足小,較寬短。身體呈黑褐色至紅褐色,頭胸甲具有許多不規則的黃棕色斑紋。成年玳瑁雌雄差異較為明顯,雄龜比雌龜顏色鮮艷,雄龜尾粗大而腹甲凹陷,爪長,雌龜尾短小而腹甲平坦,爪短。
性強暴。雜食性,以海綿為主食,故其肉中常會含有致人於死的高毒性物質,且由於海綿中通常含有大量二氧化矽(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因此玳瑁是屈指可數的能夠消化玻璃的動物之一,也是唯一能消化玻璃的海龜。其食物還包括櫛水母、水母、海葵、蝦蟹和貝類等無脊椎動物以及魚類和海藻。雌玳瑁每2至3年交配一次,中國沿海的玳瑁一般是在每年3至4月會回到出生地,在偏僻島嶼上的蔭蔽礁湖中進行交配,而在交配後,雌龜會拖著它們沉重的軀體單獨上岸產卵。每窩卵約150顆,孵化期約2個月。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Eretmochelys imbricata Conant, 1991 上次更新:2014-06-28

分布

本種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熱帶海域,臺灣各地海域均偶爾可見,惟僅在東沙有上岸產卵的記錄,近年來數量已經減少了。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Eretmochelys imbricata Conant, 1991 上次更新:2014-06-28

棲地

成龜大都棲息在淺水礁湖和珊瑚礁區的沙底海草床或海藻繁生處。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Eretmochelys imbricata Conant, 1991 上次更新:2014-06-28

保育狀態

由於人類對玳瑁的過度需求,導致玳瑁在世界範圍內的數量持續減少,已有滅絕的危險,目前兩個玳瑁亞種的保護現狀均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為極危狀態,受到《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保護,很多國家已禁止獵捕玳瑁,玳瑁產品也被禁止進出口。一些國家如中國和日本,常會獵取玳瑁、挖其巢穴以食用它的肉和蛋,因為玳瑁的肉蛋很美味,甲殼可入中藥,因此玳瑁的保護有很大困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Eretmochelys imbricata Conant, 1991 上次更新:2014-06-28

效益(利用)

玳瑁的甲殼上有美麗而又色彩斑斕的花紋,是一種名貴的有機寶石,可作為首飾、雕塑、簪(釵)、梳(櫛)、扇子、盒、眼鏡框、樂器小零件、精密儀器的梳齒以及刮痧板等器物,高貴典雅,有祥瑞幸福、健康長壽的象徵,享有「海金」之稱。養殖玳瑁並沒有多大收益,而相關的研究也很少,只有少數水族館或海洋公園才會飼養1至2隻以供觀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Eretmochelys imbricata Conant, 1991 上次更新:201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