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hobates catesbeianus (Shaw, 1802)

Lithobates catesbeianus (Shaw, 1802) 美洲牛蛙
Lithobates catesbeianus (Shaw, 1802) 美洲牛蛙
Lithobates catesbeianus (Shaw, 1802) 美洲牛蛙
美洲牛蛙
牛蛙,美國牛蛙
入侵種 |
無危(LC)
 iNaturalist

綜合描述

體形狀碩,可達15cm以上,雄蛙11-18cm、雌蛙12-19cm大。頭寬遠大於頭長,吻端鈍圓。鼓膜大型明顯,顳褶明顯達肩部上方。背部為綠色或褐綠色,有許多黑色斑點。蝌蚪相當大型,全長可達15cm,背部及尾部有許多黑斑。

體型大有競爭優勢,蝌蚪之存活率高且有化學物質使許多魚類不喜捕食,在污染水域也能生存,常在入侵一地區後,族群迅速擴張。與本地蛙種競爭,排斥、甚至捕食原生蛙類,改變本地生物群聚結構。 美國牛蛙的入侵潛力大致與其繁殖特徵有關,如性線的持續性發育,繁殖期的延長,高繁殖力與短時間內達到性成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楊懿如、林春富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Lithobates catesbeianus (Shaw, 1802) 上次更新:2020-02-07
其他來源內容
牠的長相不像牛,但叫聲如牛,所以稱之為牛蛙。牠們的身體綠色有黑色斑點,頭部的顳褶及鼓膜明顯。雄蛙的鼓膜比雌蛙大,而且比眼睛還大,可藉此特徵分辨雌雄。牠們的體型壯碩,體長約11至20公分,而且有很強的領域性,經常捕食比牠小的青蛙,是青蛙家族裡的暴龍。繁殖期在春夏兩季,雄蛙有單一外鳴囊,經常坐在水邊淺水域或浮在水面鳴叫。牠們有驚人的繁殖力,每次產卵6000-40000粒,卵徑長約1.2-1.5mm成片漂浮在水面上;牠們的壽命可長達16年,所以一生可產卵數十萬顆。曾有紀錄過一隻體長約17.8公分的母蛙,一次產卵約47000顆。蝌蚪體型巨大,背部及尾部有許多黑斑,全長可達12至15公分,並會捕食其他小型的蝌蚪。牠們是由於養殖的關係,在1951年從美國引進台灣,現在市場上能買到及生物實驗用的大型青蛙大多是牛蛙。最近有些個體因管理不善逃逸而到野外,有些因信仰因素被放生到野外,造成台灣本土蛙類族群生存的一大威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楊懿如 資料提供:臺灣兩棲動物野外調查手冊 來源學名:Lithobates catesbeianus (Shaw, 1802) 上次更新:2014-08-07

分布

原產於北美的東部,所以又稱為北美大牛蛙。因為具有食用價值,被引入許多地區及國家,包括美國西岸、西印度群島、台灣、中國、日本等地,名列世界一百大外來種之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楊懿如 資料提供:臺灣兩棲動物野外調查手冊 來源學名:Lithobates catesbeianus (Shaw, 1802) 上次更新:2014-08-07

棲地

目前全台低海拔地區均有分佈。牛蛙已經入侵並廣泛分布於台灣野外環境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楊懿如、林春富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Lithobates catesbeianus (Shaw, 1802) 上次更新:2020-02-07
其他來源內容
常棲息於平地的靜水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楊懿如 資料提供:臺灣兩棲動物野外調查手冊 來源學名:Lithobates catesbeianus (Shaw, 1802) 上次更新:2014-08-07

播遷

自然的遷移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楊懿如、林春富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Lithobates catesbeianus (Shaw, 1802) 上次更新:2020-02-07

擴散機制(人為影響)

經由養殖場溢出或人類宗教放生行為等因素。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楊懿如、林春富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Lithobates catesbeianus (Shaw, 1802) 上次更新:2020-02-07

風險

入侵情形:

1924年首次自日本引進幼蛙500隻,經飼養繁殖後分配民間飼養,結果未能成功。迄1969年,水產試驗所突破繁養殖技術的瓶頸,並開發牛蛙浮性飼料成功,使牛蛙養殖事業快速發展。目前持續有人工養殖及外銷。經由養殖場溢出或人類宗教放生行為等因素,牛蛙已經入侵並廣泛分布於台灣野外環境。疾病傳染:由真菌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引起的壺菌病是一種新出現的疾病,造成全世界兩棲類的族群數下降甚至滅絕,引進的美國牛蛙具有帶菌者的性質,帶有真菌本身卻不出現顯著的臨床疾病徵狀。

入侵後果:環境

入侵性:具入侵性

入侵機制:競爭, 疾病傳染, 捕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楊懿如、林春富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Lithobates catesbeianus (Shaw, 1802) 上次更新:2020-02-07

引進途徑

引進媒介:人為引進

引進時間:1924年

引進方式:有意引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楊懿如、林春富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Lithobates catesbeianus (Shaw, 1802) 上次更新:20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