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anthichthys auromarginatus (Bennett, 1832)

綜合描述

體稍延長,呈長橢圓形, 尾柄短。口稍上位,下頜稍突出;齒上緣皆具缺刻。眼前鼻孔下具一楔形深溝;頰部具五條淺溝,不明顯,溝內亦無色素。鰓裂後不具大型骨質鱗片;胸鰭後每一鱗片,中央皆具一水平隆脊。背鰭兩個,基底相接近,第一背鰭位於鰓孔上方,第I棘粗大,第II棘則細長,第III背鰭棘小,不伸出棘溝;尾鰭截平或彎月形,上下鰭條稍延長。體色深灰褐色且帶藍,頰部深藍色。各鰭褐色,背鰭與臀鰭軟條邊緣黃色,尾鰭上下緣鰭條末端黃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Xanthichthys auromarginatus (Bennett, 1832) 上次更新:2013-11-09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東至夏威夷,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新加勒多尼亞。台灣各地均有分布。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Xanthichthys auromarginatus (Bennett, 1832) 上次更新:2013-11-09

棲地

主要棲息於受洋流沖刷的向海礁區斜坡或邊緣,一般被發現於水深150公尺內的水域,通常隨動物性浮游生物而做覓食遷移,尤其是橈角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Xanthichthys auromarginatus (Bennett, 1832) 上次更新:2013-11-09

效益(利用)

通常以陷阱法、潛水或流刺網捕獲,以生鮮或醃製於市場出售,或以其可愛的模樣而常被飼養於水族館中,供人欣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Xanthichthys auromarginatus (Bennett, 1832) 上次更新:201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