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中等大小的種類,少有超過70mm SL。D 9﹔P 11﹔V 5﹔A 13﹔GR18。胸上發光器,腹臀發光器,臀部發光器幾乎成一直線。尾下發光器發光器間距離大。身體寬度較平緩的逐漸變細。尾柄長窄,尾下發光器的長度大於尾柄寬。背刀上的背棘低,小於背刀長的1/3。背緣平滑。口鼻部平滑。後顳骨棘短。後腹棘相等,沒有明顯的彎曲。背前鰓蓋骨棘側彎向前,腹前鰓蓋骨棘彎向前。鰓耙長且緊密。腹部發光器的鱗片平滑,所延伸的腹稜脊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rgyropelecus affinis Garman, 1899 上次更新:2013-11-09

分布

全球性種類,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之間,未見於地中海。只在東沙群島附近捕獲一尾。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rgyropelecus affinis Garman, 1899 上次更新:2013-11-09

棲地

大洋性中層魚類,具短距離的日夜垂直迴游行為。一般生活於水深300-650公尺間。以橈腳類、端足類、介形蟲、磷蝦和小魚等為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rgyropelecus affinis Garman, 1899 上次更新:2013-11-09

效益(利用)

一般以底拖網捕獲,不具食用經濟價值,通常做為下雜魚用。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rgyropelecus affinis Garman, 1899 上次更新:201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