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osia bleekeri (Döderlein, 1884)

綜合描述

體延長,側扁。頭中大,無皮瓣,頭背棘稜發達;頂骨區具骨質突起,雄魚的寬短而大於雌魚。口中大,端位。下頜無鋸齒狀緣,不被有細鱗。背鰭連續,中央棘的長度約等長於體高,硬棘部鰭膜凹入而近基底,硬棘部的基底長於軟條部的基底,具硬棘 XIII,軟條 9;臀鰭基底稍短於背鰭軟條部的基底,具硬棘 III,軟條7;胸鰭寬長,具鰭條15-16,延伸至臀鰭基底後端,上部鰭條分枝;腹鰭胸位;尾鰭圓形。體淡紅色,體側有6條紅褐色橫紋;各鰭亦為淡紅色或淡色,胸鰭另具紅褐色點列橫帶。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Ebosia bleekeri (Döderlein, 1884) 上次更新:2013-11-09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包括日本南部到香港、印尼等附近海域。臺灣北部及東北部有分布。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Ebosia bleekeri (Döderlein, 1884) 上次更新:2013-11-09

棲地

主要棲息於亞潮帶,棲息深度在110-152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Ebosia bleekeri (Döderlein, 1884) 上次更新:2013-11-09

效益(利用)

小型魚類,除學術研究外,不具經濟價值。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Ebosia bleekeri (Döderlein, 1884) 上次更新:201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