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體卵圓形,兩眼均在左側,背緣突起,前部幾近垂直。頭小。吻短鈍;眼間隔極寬具凹陷。口小;上頜骨短,上頜延伸至下眼前緣前下方;無副上頜骨;上頜二行齒尖銳錐狀齒,外列齒間寬於內列齒,下頜齒具一行;腭骨無齒。眼側被強櫛鱗,盲側被圓鱗;背鰭與臀鰭鰭條均被鱗;眼側具側線,盲側無側線。第一鰓弓鰓耙數0-4+6-9。背鰭鰭條正常,軟條數84-92;臀鰭鰭條正常,軟條數63-74;胸鰭短於頭長;左右腹鰭不對稱;尾鰭尖圓形。體灰褐色至綠褐色,散佈許多暗色小斑點。背及臀鰭散布暗色小斑點,尾鰭具二條暗色帶;盲側灰白色,雄魚體側中部常具有一前後呈弧狀的水梨型或錐型藍黑色斑塊。以前常被誤鑑為雙帶纓鮃(Crossorhombus kanekonis)。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Crossorhombus azureus (Alcock, 1889) 上次更新:2013-11-09
其他來源內容
體卵圓形,兩眼均在左側,背緣突起,前部幾近垂直。頭小。吻短鈍;眼間隔極寬具凹陷。口小;上頜骨短,上頜延伸至下眼前緣前下方;無副上頜骨;上頜二行齒尖銳錐狀齒,外列齒間寬於內列齒,下頜齒具一行;腭骨無齒。眼側被強櫛鱗,盲側被圓鱗;背鰭與臀鰭鰭條均被鱗;眼側具側線,盲側無側線。第一鰓弓鰓耙數1-4+6-8。背鰭鰭條正常,軟條數84-91;臀鰭鰭條正常,軟條數63-73;胸鰭短於頭長;左右腹鰭不對稱;尾鰭尖圓形。體灰褐色至綠褐色,有不清晰的暗斑紋,側線上有2-3個較丈暗色斑,背及腹緣各具一列小暗斑。背及臀鰭散布暗色小斑點,尾鰭具二條暗色帶;盲側灰白色,雄魚體側中部常具有一前後具凹狀的不規則藍黑色斑塊。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Crossorhombus kanekonis (Tanaka, 1918) 上次更新:2013-11-09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孟加拉灣,北至日本,南至澳洲西北部。台灣南部、西部及澎湖海域可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Crossorhombus azureus (Alcock, 1889) 上次更新:2013-11-09
其他來源內容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台灣及日本。台灣南部、西部及澎湖海域可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Crossorhombus kanekonis (Tanaka, 1918) 上次更新:2013-11-09

棲地

主要棲息於大陸棚砂泥質的海域。肉食性魚類,主要捕食底棲性的甲殼類或是其它種類的小魚。平時不太愛活動,大半時間潛藏在砂泥底中,和棲息的背景環境幾乎完美融合一體,藉以欺敵捕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Crossorhombus azureus (Alcock, 1889) 上次更新:2013-11-09
其他來源內容
主要棲息於沿岸砂泥質的海域。肉食性魚類,主要捕食底棲性的甲殼類或是其它種類的小魚。平時不太愛活動,大半時間潛藏在砂泥底中,和棲息的背景環境幾乎完美融合一體,藉以欺敵捕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Crossorhombus kanekonis (Tanaka, 1918) 上次更新:2013-11-09

效益(利用)

通常是用底拖網或底流刺網捕捉,體型較小,一般皆加工作扁魚酥或以下雜魚般利用。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Crossorhombus azureus (Alcock, 1889) 上次更新:2013-11-09
其他來源內容
通常是用底拖網或底流刺網捕捉,體型較小,一般皆加工作扁魚酥或以下雜魚般利用。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Crossorhombus kanekonis (Tanaka, 1918) 上次更新:201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