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0-2.4倍。頭背部弧形;眶間區微凹。眼大,長於吻長。口大;下頜前端具圓錐狀齒帶。鰓耙數10+20-21。前鰓蓋骨後緣微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3扁棘。體被細小櫛鱗。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IX,第II-IV硬棘先端鋸齒狀,軟條13;臀鰭硬棘III枚,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延伸幾達肛門開口,硬棘先端鋸齒狀;胸鰭尖形,左右不對稱;尾鰭叉形。體一致為紫紅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iganthias immaculatus Katayama, 1954 上次更新:2013-11-09

分布

僅分布於日本南部至台灣海域。台灣分布於南部及東北部海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iganthias immaculatus Katayama, 1954 上次更新:2013-11-09

棲地

主要棲息於較深之岩礁區。生態習性尚不甚清楚。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iganthias immaculatus Katayama, 1954 上次更新:2013-11-09

效益(利用)

具經濟性之食用魚。一般漁法以延繩網及一支釣捕獲。清蒸食用佳。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iganthias immaculatus Katayama, 1954 上次更新:201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