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7-3.2倍。頭背部斜直;眶間區微凹陷。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少數大犬齒,兩側齒細尖,可向後倒伏。鰓耙數8-9+15-17。前鰓蓋骨後緣一般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3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50-54;縱列鱗數92-106。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XI,軟條15-17;臀鰭硬棘III枚,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體灰褐色;頭部、體側和奇鰭上散佈小型橙黃色、紅色或橘色斑點;體側另具6條不顯之暗橫帶。背鰭基底具一黑斑。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Epinephelus akaara (Temminck & Schlegel, 1842) 上次更新:2013-11-09

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南中國海、台灣、東海、南韓及日本。台灣北部、東部及南部產量甚豐。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Epinephelus akaara (Temminck & Schlegel, 1842) 上次更新:2013-11-09

棲地

暖溫性中下層魚類,多生活於岩礁底質的海域,一般不呈大群體活動。稚魚具高度洄游性。肉食性,主要攝食魚類和蝦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Epinephelus akaara (Temminck & Schlegel, 1842) 上次更新:2013-11-09

效益(利用)

本種是鮨科中重要的經濟性魚種,產量甚多,在各食用國之價格相當高。主要的漁期大約在4月-11之間。主要漁法以延繩釣、一支釣或魚籠捕獲,已能利用箱網養殖。主要食法以煮湯為主,清蒸亦佳。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Epinephelus akaara (Temminck & Schlegel, 1842) 上次更新:201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