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strelliger kanagurta (Cuvier, 1816)

金帶花鯖
鐵甲,羽鰓鮐,媽鱟
海洋生物
數據缺乏(DD)
 iNaturalistWoRMS

綜合描述

體紡錐形,側扁,橫切面橢圓形,背緣和腹緣略弧形隆起;尾柄細短,兩側在尾鰭基部各具2條小隆起脊。頭中大,稍側扁。吻鈍尖,稍大於眼徑。眼中大,位近頭的背緣,具發達之脂性眼瞼。口大,端位,斜裂;上下頜等長,上下頜齒具1列細齒,上頜齒常退化;鋤骨、腭骨和舌上均無齒。鰓耙羽狀,第一鰓弓上之下枝鰓耙數為30-46。體及頰部被圓鱗;側線完全,沿背側延伸,伸達尾鰭基。第一背鰭具硬棘X,與第二背鰭起點距離遠,其後具5-6個離鰭;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尾鰭深叉形。體背青綠色,具1-2列黑色斑塊,體腹銀白色。體側近胸鰭下緣具一黑斑。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Rastrelliger kanagurta (Cuvier, 1816) 上次更新:2013-11-09

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紅海,東至薩摩亞;北自日本,南迄印尼,澳洲北部海域。台灣各地皆有產,尤以東部海域為甚。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Rastrelliger kanagurta (Cuvier, 1816) 上次更新:2013-11-09

棲地

外海大洋性中上層洄游性魚類,有時會進入較深之潟湖區。好群游,具趨光性,有垂直移動現象。主要攝食浮游性端腳類,橈腳類及甲殼類之幼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Rastrelliger kanagurta (Cuvier, 1816) 上次更新:2013-11-09

效益(利用)

許多沿岸國重要之食用魚。全世界一年估計產100,000-500,000公噸。一般漁法以圍網、定置網、流刺網等捕獲。煎食或紅燒皆宜,亦可加工成鹽漬品。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Rastrelliger kanagurta (Cuvier, 1816) 上次更新:201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