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體延長而側扁,呈長橢圓形。頭中等大,吻端鈍圓。眼大型,其直徑遠大於吻長。口斜裂,下頜突出,上頜稍可伸出;上下頜、鋤骨及腭骨均有小錐狀齒,舌上無齒。前鰓蓋骨及主鰓蓋骨皆無棘。鰓耙細長,具擬鰓;鰓裂寬,鰓膜不相連並在喉峽部游離。體被圓鱗;側線鱗數60-79,裸露,延著尾鰭的中間鰭條至其二分之一處止;後端及其兩側無鱗。體呈淡粉紅色;腹部及頭側銀白色;頭及身體背部的鱗片因有許多色素孔聚集而行成暗斑。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arapriacanthus ransonneti Steindachner, 1870 上次更新:2013-11-09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紅海和非洲東部,東至馬歇爾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皆有分布。台灣北部、東北部、南部、小琉球及澎湖海域可發現。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arapriacanthus ransonneti Steindachner, 1870 上次更新:2013-11-09

棲地

主要棲息於礁區突角或洞穴中,經常成一大群游動。夜行性,以動物性浮游生物為食。具有發光器。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arapriacanthus ransonneti Steindachner, 1870 上次更新:2013-11-09

效益(利用)

小型魚類,食用價值低。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arapriacanthus ransonneti Steindachner, 1870 上次更新:201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