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ropharyngodon negrosensis Herre, 1932

黑大咽齒鯛
石斑龍,黑大咽鸚鯛,胸斑大咽齒魚,黑鸚鯛,娘仔魚,黑曲齒鸚鯛
海洋生物
無危(LC)
 iNaturalistWoRMS

綜合描述

體長形,側扁。頭高;吻尖。上下頜前方各二對犬齒,上頜外側一對向後方彎曲,上頜後方有一犬齒。前鰓蓋骨後緣平滑,僅後下方游離;鰓膜與峽部相連。鱗片中型,吻部、頰部與鰓蓋裸露。D. IX, 11;A. III, 11;P. 12;L.l.27;胸鰭圓形;腹鰭尖形,第一棘或延長;尾鰭圓形。體黑褐色,成雄魚每一鱗片具藍白色橫線,頭具不規則藍白帶,幼魚及雌魚身體及頭部具許多細白點;胸鰭透明,基部黑色;背鰭與臀鰭黑褐色,具白色斜蟲紋;尾鰭透明,鰭條具成列的黑點,雄魚上下緣具寬黑帶。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Macropharyngodon negrosensis Herre, 1932 上次更新:2013-11-09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安達曼海到薩摩亞,北至日本、台灣,南至大堡礁海域等。台灣除西部外,各地岩礁海域皆有分布。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Macropharyngodon negrosensis Herre, 1932 上次更新:2013-11-09

棲地

主要棲息於水表層到深約32公尺的砂礫、岩礁岸都有它的芳蹤,尤其是亞潮帶的珊瑚礁平台、潟湖外圍及向海陡礁區等。以小蝦、軟體動物、海星,以及多毛類之蠕蟲等為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Macropharyngodon negrosensis Herre, 1932 上次更新:2013-11-09

效益(利用)

小型之隆頭魚,體色鮮豔,是較適合水族觀賞的魚類。可食用,但個體小,較無食用價值。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Macropharyngodon negrosensis Herre, 1932 上次更新:201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