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體特別的延長和纖細,無鱗,由一系列的骨環所組成;軀幹部的上側稜與尾部上側稜不相連接,下側稜則止於臀部骨環附近而不與尾部相接,中側稜則與尾部下側稜相接。吻略長,頭長為其2.2-2.6倍。主鰓蓋縱稜不明顯或缺如,軀幹部的中側稜及下側稜並不明顯。骨環 16-18(通常 17)+ 30-34;背鰭鰭條數 53-56;胸鰭鰭條數16-20;尾鰭鰭條數 9。體淡褐色,側稜上有時散在雜斑或斑帶。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Microphis leiaspis (Bleeker, 1853) 上次更新:2013-11-09

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馬達加斯加、印尼,東至新加勒多尼亞與斐濟,北至日本。臺灣發現於東部及東北部。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Microphis leiaspis (Bleeker, 1853) 上次更新:2013-11-09

棲地

主要發現於水流緩慢的淡水溪流、小河及河口。以蠕蟲、甲殼動物及浮游動物為食。卵胎生的,雄魚尾部下面具孵卵袋。雄性在標準體長 11.25 公分時可以繁殖孵卵。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Microphis leiaspis (Bleeker, 1853) 上次更新:2013-11-09

效益(利用)

小型魚類,偶為潛水或網具捕獲,除學術研究及水族觀賞外,不具食用價值。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Microphis leiaspis (Bleeker, 1853) 上次更新:2013-11-09